时间已经走到2017,却还有人对名校生的职业选择抱有某种“精神洁癖”。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若普通院校学生尚有职业选择的自由,怎么名校生的路反而越走越窄,被绑在“高大上”的“设定”里脱不了身?
名校生择业 不能绑在“高大上”的“设定”里
何谓浪费?这个问题太复杂。
简单来讲,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没有实现应有价值”。比如,一盆本可以用来洗衣浇花冲厕所的水,你却将它一倒了之,那是一种“浪费”。
那么,接受名校教育的“应有价值”是什么呢?是为了毕业之后进入对口专业工作吗?是为了获取更多社会资源为今后事业发展铺路吗?是为了挣大钱走上人生巅峰吗?
是,也不是。
教育不是一种将人工具化的单纯的“人才培养活动”,也不是走向“有钱”“有权”的某种手段。它的目的,不过是“教人成人”,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人幸福地生活。
将接受教育的目的,局限为“学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对教育的“矮化”。
而名校教育,更多时候赋予学生的是选择的能力。
就算职业真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划分也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你很难保证,今日对他人选择的指责,会不会在日后被证明全然是个笑话。毕竟,二十年前若遇见马云,你恐怕也不理解他为啥放着英语老师不当,要去搞什么电子商务。
想起多年前,我去往工地采访。施工工友看着我说,你好好一个研究生,当什么记者?语气里,分明也是对我“浪费学历”的不解。冤枉啊!我学的就是新闻专业,本本分分当了记者,啧,依然被认为是“浪费”。
人活着,要实现怎样的目的才不算“浪费”?其实,又哪有什么“浪不浪费”,一切不过都是“偏见”作祟。偏见告诉我们,名校生应该成为人中龙凤才不算辱没;偏见又告诉我们,建筑师就是比游戏主播要来得更为伟大崇高。偏见让我们的判断变得更加简单,却也让我们看不到多元之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名校生择业 不能绑在“高大上”的“设定”里的介绍,要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教育培训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
相关推荐: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