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逐渐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潮,不仅民间开设有大量国学培训班,各地中小学也引进了国学课本,各个大学也相继建立了国学研究机构。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和智力;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成年人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帮助成年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找回心灵的安宁。考虑到国学经典著作繁多,且篇幅长度惊人,给大家在选择时带来不小的困扰,唯学网特别在国学栏目国学书苑专题为大家准备了大量的介绍国学经典著作的短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找到能深度阅读下去的国学经典。本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是我国国学经典著作之一。《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这一国学经典著作的内容是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如需获得更多国学相关资讯,如国学资讯、国学人物、国学书苑、国学常识、国学机构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栏目国学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