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经济师 » 辅导专题

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章节考点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面对每年只举行一次的经济师考试,相信很多准备参加2013年经济师考试的同学都在积极备战当中,为帮助广大考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唯学小编特整理了经济师考试《初级财政》章节辅导,本章内容主要针对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以及财政投资特点等内容做了详细阐释,具体内容如下: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

1.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2.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分类:

1. 按支出的部门划分

2. 按支出的用途划分

定员定额管理

定员定额管理是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制度。

它在内容上分为定员管理和定额管理两个部分:

1. 定员管理

确定依据:一是国家规定的定员比例;二是机构的等级。

2. 定额管理

分为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两类。

预算管理

1. 1997年以前的管理办法。

国家根据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性质和收支情况,分别采取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经济核算三种管理办法。

2. 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

将单位预算统一为一种形式。

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3. 预算管理办法改革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加强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改变国家包办事业单位的传统观念。

第三,强化了预算约束性,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责任。

财政投资性支出

影响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经济体制的差异;

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由此得到一个推论: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

1. 调控方式: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

所谓间接调控,就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折旧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来制约非政府投资的条件,并通过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来调控非政府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

所谓直接调控,就是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结合非政府投资的状态,安排政府自身投资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投资达到优化状态。

2. 调控内容:

第一,直接调节自身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总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第二,调节自身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基础产业发展与财政投融资

基础产业都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基础产业仅靠自身的积累来发展,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投融资是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