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网小编提醒:CFA考试的重点就是投资管理, 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简称,任何一个东西一旦学会了分析就不愁没钱赚了。投资管理的类的工作一般都是CFA优先。CFA这个证全球人数有限,所以还是很吸引人,尤其是中国这种考试型国家的考生。所以考生通过特许金融分析师备考经验也能够多少知道一些考试的捷径。
几天前收到二级通过的邮件,低分惊险通过。突然想以菜鸟的身份发一篇CFA考经,主要针对不是很擅长考试的人群以共勉。
经过应试教育将近20年的观察体验,我发现中国考生大致分为两类,擅长考试型和不擅长考试型。
对前者来说,快速记忆和考点归纳能力往往很强,备考任何考试都不需要特别长时间。但这类人中大部分人的记忆持久性不强,考完即忘;后者快速记忆和考点归纳能力较弱,备考考试需要较长时间并辅以题海战术。但相对而言,考完后对知识的记忆能保持较长时间。
作为后者的一员,我经常羡慕同学与同事中的前者,羡慕他们只需2个月就搞定CFA二级等等,也时常感叹自己考试水平不行,不敢挑战或CFA,CPA。甚至有痛恨考试的感觉。因此,工作好几年都没有产生报CFA的想法,只敢妄自菲薄的报了一个中级统计师的考试,没想到居然挂了。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去年2月报了6月CFA一级。当时的心态就是咬咬牙考一个比较难的证,然后这辈子就不考试了,与应试教育说拜拜。
过程:
一级:4个月(在职),9a1b
对于擅长考试型人才而言,一级一个月备考足矣。但对非擅长者,三个月都显得紧张。从2月起至6月2日,我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这是必须的。大概2月到4月中旬这2.5个月时间看完了第一遍,平均每周150页吧大概,两周一本。这是第一轮。第一轮看的时候就把NOTES练习题做了。接下来10天时间再看一遍,这是第二轮。这就到了5月。5月上旬先把道德看了两遍,然后中下旬做sample,mock,两天一套吧。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学历的人来说,即使是非擅长考试型,这些努力对付一级也足够了。
二级:7个月(在校),4a4b2c
早就听说二级是三个级别中最难考的,细节最多。因此不敢怠慢。去年7月底刚收到一级通过的邮件就买来当年的二级NOTES开始看。但距离考试太远实在看不进去,到了11月新版 NOTES出来才实质性开始复习。由于辞职读研究生,时间相对来说比上班时多了一些,但依然不敢怠慢,基本保证平均每天看2个小时,每周看100页。这样就花了3个月多,看完了第一轮。二级细节的确很多,看第一轮的时候没有心情背,全部划下来等考前再背。
寒假实习、过年,大概一个月没碰CFA。到了三月开始第二轮。可以说,二级看第二轮的感觉和一级看第二轮的感觉完全不同:二级看第二轮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什么印象,看的速度甚至和看第一轮差不多。我总结原因有两个,一是二级的知识点很多都是经管类本科没覆盖的,很细节的东西;二是我看第一轮的时候没有做习题。所以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大概到五一期间才搞完第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