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即将于开考,唯学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医师资格考试《卫生法规》考前练习题,在此分享给各位考生朋友,希望大家做题都能作对!取得好成绩!
1、不符合《精神卫生法》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擅自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相关诊疗活动,给予警告,并处( )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A、2000~3000
B、3000~5000
C、5000~10000
D、10000~20000
E、20000以上
【答案】C
2、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应当至少保存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E、10年
【答案】B
【解析】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3、医疗机构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用印鉴卡,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A、有专职的药品管理人员
B、有获得特殊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C、有专门的药品储存设施
D、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E、有保证麻醉药品好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和管理制度
【答案】D
4、医疗机构从事药剂技术工作必须配备
A、保证制剂质量的设施
B、管理制度
C、检验仪器
D、相应的卫生条件
E、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答案】E
5、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依法对其给予处分的机关是
A、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E、中医药管理部门
【答案】B
【解析】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在辖区内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
(2)依法对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实施监督管理。
(3)核发《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4)对辖区内药品和特殊管理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进行监督及监督抽验。
(5)审查批准药品广告。
(6)对辖区内违反《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的行为进行调查,决定行政处罚。
(7)组织培训辖区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干部。
6、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2小时内向哪个机构报告
A、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E、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报告时限根据不同情况为1至2小时。其中,对于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以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7、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A、接到报告l小时内
B、接到报告2小时内
C、接到报告后立即
D、1小时内
E、2小时内
【答案】A
【解析】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控感与职工保健科。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卫生部要求各有关单位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部将立即报告国务院。
8、下列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造成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不包括
A、血站
B、单采血浆站
C、医疗卫生机构
D、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E、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E
【解析】A.B、C、D选项为可造成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卫生行政部门属于可以造成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单位。
9、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条例规定,公开艾滋病患者信息的,应依照哪项法规予以处罚
A、执业医师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D、传染病防治法
E、保密法
【答案】D
10、法定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决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E、国家疾病控制中心
【答案】B
11、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
A、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
B、强制隔离治疗
C、必要的卫生处理
D、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E、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对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未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
12、孕产期保健服务在《母婴保健法》第14条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母婴保健指导
B、孕妇、产妇保健
C、新生儿保健
D、胎儿保健
E、幼儿保健
【答案】E
13、孕产期保健服务在《母婴保健法》第14条中不包括的内容是
A、母婴保健指导
B、孕妇、产妇保健
C、新生儿保健
D、胎儿保健
E、幼儿保健
【答案】E
14、医疗事故指的是
A、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B、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C、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D、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E、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答案】A
15、某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疏忽造成患者重度残疾,经鉴定机构认定为医疗事故,则下列费用中哪项不属于该医院应该承担的
A、医疗事故的鉴定费
B、患者为此支出的律师咨询费
C、误工费
D、残疾生活补助费
E、被抚养人生活费
【答案】B
【解析】医疗事故被确认后,医疗机构应负担的费用
可采用排除法。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计算标准。
16、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答案】B
17、某医疗机构在成立的时候,相关人员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机构进行了执业登记,登记的主要事项不应该包括
A、名称、地址
B、主要负责人
C、管理机构设置
D、诊疗科目、床位
E、注册资金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参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一)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二)所有制形式;(三)诊疗科目、床位;(四)注册资金。
18、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需工作满几年方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满1年
B、满2年
C、满3年
D、满4年
E、满5年
【答案】E
19、王某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并进行注册后,开办了一家牙科诊所,同时因为其对妇产科知识和操作较为熟悉,所以平时也会诊治一些妇科和产科的患者,其进行的妇产科诊疗活动属于
A、法律允许的行为
B、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的行为
C、只要不发生差错,法律即允许
D、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
E、只要是患者自愿,就是法律允许的行为
【答案】D
【解析】医师应当在注册的范围内执业
参见《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20、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下列哪种损害所致的
A、大脑功能失调
B、小脑功能失调
C、锥体系失调
D、锥体外系失调
E、胼胝体功能失调
【答案】A
21、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保存期限为
A、10年以上
B、20年以上
C、30年以上
D、40年以上
E、50年以上
【答案】C
22、下列属于精神科急诊范畴的是
A、幻觉妄想
B、情感不稳
C、伤人毁物
D、意志缺乏
E、无自知力
【答案】C
23、下列医师被取消处方权的情形中不包括
A、被责令暂停执业
B、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
C、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D、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
E、开具的处方超过有效期
【答案】E
【解析】下列医师被取消处方权的情形中不包括B选项属于被取消处方权的情形,因此不选择。
24、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A、3日
B、5日
C、7天
D、10天
E、1月
【答案】C
【解析】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25、医师李某,经考核合格,取得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
A、他可以在医疗机构中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B、他可以为所有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C、如果他身患重病,他可以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D、他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E、他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答案】E
【解析】取得购用印鉴卡的医疗机构中只有经考核合格、取得专门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才能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执业医师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6、中医药技术专长继承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A、专科以上学历
B、专科以上学历,初级职称
C、本科以上学历,初级职称
D、本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
E、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
【答案】D
27、医疗机构必须配备药学技术人员,配备的这类人员应是依法经过
A、学历认定
B、资历认定
C、资格认定
D、资质认定
E、执业认定
【答案】C
28、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
A、1小时
B、立即
C、2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答案】B
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答案】A
30、下面哪个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检测活动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医疗卫生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E、艾滋病监测机构
【答案】C
3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有关学校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但不包括以下哪类学校
A、高等院校
B、中等职业学校
C、普通中学
D、小学
E、高等医药院校
【答案】D
【解析】目前没有规定要求小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此题D为正确答案
32、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
B、流行性感冒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黑热病
E、霍乱
【答案】C
33、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共有
A、甲、乙、丙三类32种
B、甲、乙、丙三类34种
C、甲、乙、丙三类35种
D、甲、乙、丙三类36种
E、甲、乙、丙三类37种
【答案】E
34、《母婴保健法》规定,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的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全国妇女联合会
C、国家技术监督部门
D、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E
35、某县妇幼保健站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孕妇、产妇做健康方面检查。检查的以下主要内容中属于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是
A、对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B、对碘缺乏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C、为产妇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D、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E、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第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一)母婴保健指导: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二)孕妇、产妇保健: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
(三)胎儿保健: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四)新生儿保健: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3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一方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人身损害之日起
A、15日内
B、3个月内
C、6个月内
D、1年内
E、2年内
【答案】D
【解析】医疗事故争议申请行政处理的期限
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l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7、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况中属于二级医疗事故的是
A、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B、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C、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D、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E、造成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答案】D
【解析】医疗事故的分级
参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8、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B、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C、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D、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E、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以悬挂出来,也可以妥善收藏起来
【答案】E
【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的规定
参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章"执业"的相关条款。
39、《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将以下项目悬挂于明显处所,除了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诊疗科目
C、诊疗医生
D、收费标准
E、诊疗时间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需要悬挂于明显处的资料
参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40、王某是一名注册医师,2002年因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医疗事故,患者起诉至法院,王某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从2002年6月1日起开始服刑。关于此后他能否再次成为执业医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可以再次成为执业医师,而且无需再次注册,因此前注册继续有效
B、他终生不能再次注册成为医师
C、他可以在2002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D、他可以在2005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E、他可以在2007年6月1日之后的任何时间申请并获得医师注册
【答案】E
【解析】卫生行政部门不予注册和注销注册的情形
参见《执业医师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第十六条: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二)受刑事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