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紫紫作品《看客》
苏紫紫作品《看客》 - 
	
		有时觉得,千万学生都像是这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
	
		我们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属于我们的,越来越稀少的自由气息
	
		出口在哪里,我们心里没有底,四周都是看不见但是摸得着的铜墙铁壁
	
		而我们,究竟是教育的实验品,还是自己的实验品?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妥协,他们真的会看着我们生生溺死在自己的狭小的空间里
	
		可当我们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头来,学会迎合着世界欲求的目光时,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损坏?
	
		我不知道答案,所以,无法释怀。
	
		《看客》——一个笨蛋和一群笨蛋的对话
	
		很多人都说,《泼墨》是自我对社会的反抗。
	
		但是《泼墨》到底是什么?
	
		如果真的是“我”对社会语境的反抗和攻击,问题就会立马诞生——我自己都不能确定何为“我”,“他们”也无法断定何为“他们”——既然双方都不能确定,又怎样用那个“我”去应对那些“他们”的攻击?
	
		跳出固守的那个“自己”,仔细想想,整个“苏紫紫事件”,更像是一个为了区分开自己和他人而总结归纳了一个让自己看上去还不错的“自我”的王嫣芸同学和另一群习惯用那个虚拟的“自我”去评判他人的观众的滑稽对话。
	
		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获得真理的那一方,双方都认为只有如此对决如此谩骂如此僵持才能更加显现那个弥足珍贵的“自己”。
	
		我是个庸人,所以我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究竟和别人有什么区别。观众也是庸人,因为人人都想在“苏紫紫”事件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来彰显他们想要强调的那个“自己”。这个过程像极了两只变色龙在贴着肚皮跳舞,双方都想在和世界和对方的厮杀中找到自己,却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对方,我们都只是寄生在对方眼睛里的家伙,我们共同进化,要么愉快合作,要么相互攻击,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共同进化的共生体。
	
		在这场争论中,意见相悖的双方都没有得到好处——因为我们关闭了自己的所有感官,我们失去了直接感受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我们被“自我”这个并不存在也并不起有益作用的中央系统描绘的世界图像迷惑了,我们陷入了永无止境的纠缠和争斗。
	
		现在该怎么办?
	
		我在问,看客们也在问。
	
		不怎么办,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们本该平心静气地去适应这个世界的嘈杂,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统一——“我是谁?”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有时觉得,千万学生都像是这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

我们没有太多的余地转身,只能默默接受属于我们的,越来越稀少的自由气息

出口在哪里,我们心里没有底,四周都是看不见但是摸得着的铜墙铁壁

而我们,究竟是教育的实验品,还是自己的实验品?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妥协,他们真的会看着我们生生溺死在自己的狭小的空间里

可当我们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头来,学会迎合着世界欲求的目光时,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损坏?

我不知道答案,所以,无法释怀。

看客》——一个笨蛋和一群笨蛋的对话

很多人都说,《泼墨》是自我对社会的反抗。

但是《泼墨》到底是什么?

如果真的是“我”对社会语境的反抗和攻击,问题就会立马诞生——我自己都不能确定何为“我”,“他们”也无法断定何为“他们”——既然双方都不能确定,又怎样用那个“我”去应对那些“他们”的攻击?

跳出固守的那个“自己”,仔细想想,整个“苏紫紫事件”,更像是一个为了区分开自己和他人而总结归纳了一个让自己看上去还不错的“自我”的王嫣芸同学和另一群习惯用那个虚拟的“自我”去评判他人的观众的滑稽对话。

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获得真理的那一方,双方都认为只有如此对决如此谩骂如此僵持才能更加显现那个弥足珍贵的“自己”。

我是个庸人,所以我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究竟和别人有什么区别。观众也是庸人,因为人人都想在“苏紫紫”事件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来彰显他们想要强调的那个“自己”。这个过程像极了两只变色龙在贴着肚皮跳舞,双方都想在和世界和对方的厮杀中找到自己,却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对方,我们都只是寄生在对方眼睛里的家伙,我们共同进化,要么愉快合作,要么相互攻击,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共同进化的共生体。

在这场争论中,意见相悖的双方都没有得到好处——因为我们关闭了自己的所有感官,我们失去了直接感受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我们被“自我”这个并不存在也并不起有益作用的中央系统描绘的世界图像迷惑了,我们陷入了永无止境的纠缠和争斗。

现在该怎么办?

我在问,看客们也在问。

不怎么办,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们本该平心静气地去适应这个世界的嘈杂,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统一——“我是谁?”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