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答

    孩子的病,究竟“生”在哪里?

    反复出现的小毛病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呼吸道的问题。如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这种呼吸道感染的部位往往比较固定,反复在一个部位。那么,就需要你注意一下:孩子经常得的是咽炎、喉炎、还是扁桃体炎……比如孩子经常得的是咽炎,医生会特别注意到这次咽炎有没有发作。还有喉炎,如果孩子有喉炎的病史,那么每次感冒一定要跟医生说。医生就会特别关注,他会根据这个来处理。尤其是扁桃腺炎,每次发作,扁桃腺都会增大,再缩回去也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发作一次增大一次,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慢性萎缩,睡觉打呼噜啦,甚至时间长了还会慢性缺氧,可能就要摘除扁桃体。医生就可能会询问家长扁桃体肿了多长时间,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就很有利于医生做出诊断。中耳炎也要注意,如果孩子以前得过,一定要提示医生,这样医生会重点地去查。因为一般的儿科医生手里没有耳镜,而孩子即便是感觉不太舒服也不太会说出来的。如果你特别地提示一下,会提醒医生做些特别的检查。发 烧孩子发烧了,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体温上。如果烧不退,就会千方百计地让温度降下来,而一旦烧退了,就一下子放松了。可是,你是否关心过孩子为什么发烧?其实发烧永远是个结果,不是原因。而背后的原因,比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甚至中耳炎等,才是反反复复引起发烧的祸首。如果不找到原因,退烧的治疗往往不能持久。反复发烧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发烧永远是个结果,不是原因。如果是饭前疼,吃过饭后缓解,有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甚至是胃溃疡;而如果是吃过饭后疼,尤其是小孩,也许只是他的胃肠蠕动不规律,一大便就好了,这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孩子肚子疼,你能告诉医生孩子是在饭前疼还是饭后疼吗?过 敏如果是食物过敏,医生会问出疹前吃了什么?除了你给孩子吃的,别人是不是也给孩子吃过什么了?如果是接触性皮炎,医生会问你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吗?孩子病了,你一定会很紧张,希望他快点好。但别忘了仔细地想一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在生活中更加细致地了解孩子的身体,这样你不仅在孩子生病时能与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帮助孩子尽快痊愈。而且,你还会知道如何更好地保护他的身体。

    游客

    1
    回答

    孩子急性鼻炎的发病特点?

    急性鼻炎 多由感冒发展而来,肇事者多为病毒,并可有细菌“趁火打劫”。 发病特点 以全身不适、乏力、低烧、鼻腔及鼻咽部发痒、干燥、灼热感、打喷嚏等征候开始,接踵而来的便是鼻塞、嗅觉减退、清水样鼻涕,全身症状加重,体温上升,头痛及四肢关节痛。以后逐渐进入恢复期,鼻塞缓解,鼻涕逐渐减少,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整个病程约为7~10天。 及时就医,力求彻底治愈,防止演变成慢性鼻炎。注意,就医别走错了门,应到医院的耳鼻喉科,不是儿科。 督促孩子休息,多喝白开水或蔬果汁。 及时清除鼻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于喂奶和睡前用温湿巾敷前额,或用0.5%麻黄素液滴鼻,每次一侧鼻孔滴一滴即可。忌用滴鼻净,以免导致不良反应。

    游客

    1
    回答

    怎样减少孩子在冬天生病的几率?

    每到秋冬季,都有不少孩子不是今天感冒头疼,就是明天咳嗽痰多,再不就是消化不良。这些都是因为儿童五脏六腑娇嫩脆弱,其形体结构、精血津液和气化功能都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对某些疾病的抗病能力较差。而秋冬气候异常,如寒热失常,衣被增减失宜,或坐卧当风、更衣脱帽沐浴当风,外邪乘虚而入,就易形成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且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加之小儿乃纯阳之体,故外感邪气,多易入里化热,热多于寒,易形成热证或寒热夹证。感冒初起,肺失清肃,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形成感冒夹痰。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感冒之后往往使风邪入里化热,热扰神明,引动肝风,且影响脾胃腐熟运化功能,以致饮食停滞不化,易形成感冒夹惊或感冒夹滞。 要想减少孩子冬季患病,增强其抵抗力是关键。 注意锻炼,合理营养 室外虽冷也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饮食注意三原则:不可忽略无机盐,体内缺少无机盐就容易产生怕冷的感觉,可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合理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有些家长认为冬季寒冷就给孩子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增加热量,这样反易形成痰湿,更易患病;注意补充维生素,寒冷天气光照少,且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维生素B1、B2代谢也明显加快,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作息有序 冬令时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为了顺应天时,冬季宜藏,小儿应早卧晚起,早卧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真气。合理增减衣物 随气温变化注意增减衣物,尤其是气温骤变时。古人主张小儿“常令薄衣”,反对重衣厚被。有些家长只恐孩子受寒,刚一入秋,即给毛衣;冬令未至,就穿棉衣;三九寒冬,必是羽绒。不知小儿为纯阳之体,重衣厚被,汗出过多,阴津耗损,致儿娇怯,略遇风寒即感冒发热。犹如草木方生,以物覆盖紧密,不令见日雨风露,必萎黄柔弱。室内隔日消毒 室内除定时通风,避免过于干燥外,可用食醋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熏蒸2小时。隔日1次做消毒,有预防作用。防病中药饮 现在流感正起,邪疫毒盛行之时,可用贯众5克,板蓝根(或大青叶)5克,生甘草1克,水煎代茶,连服3天,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冬春风寒当令季节,用贯众、紫苏、荆芥各5克,生甘草1克,水煎代茶,连服3天,可预防感冒。保健按摩操 入冬后可以每日给孩子做1~2次按摩保健操,每次15分钟,以此来增强孩子体质。 具体可按揉以下部位:补脾经(拇指末节螺纹面)300次,补肺经(无名指末节螺纹面)300次,补肾经(小指末节螺纹面),足三里150次。心肝火旺的孩子,可加清心经(中指末节螺纹面)200次,清肝经(食指末节螺纹面)200次,清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50次。素有痰饮的孩子,可加按揉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50次,擦胸50次。厌食的孩子,可加揉中脘穴(肚脐眼至心口窝的中点处)50次,摩腹50次。

    游客

    1
    回答

    如何判断孩子冷热应摸“后脖子”?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比大人差,所以怕孩子受凉就成了家长们的通病:冬天,怕风吹着,从头到脚捂起来;夏天,也怕肚子着凉,多热的天都把上衣掖到裤子里。其实,只要学会把握孩子的冷热指标,家长大可不必这样紧张:即判断冷热,摸后脖子!通常家长都会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来判断他们是冷还是热,可是,手和脚反映的却不是准确数据。睡觉时,孩子的手脚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被子里,若在冬季,即便身上盖得再多,也会因室内温度低而有一丝微凉的感觉;而在夏季,则有可能因为温度高而显得有一些热乎乎的。若家长按这个感觉给孩子添加衣物,肯定就会出错。而且,手脚属于循环的末端,反映的数据也会因为传输路程过长而导致一些信号损失。相对地,后脖子所反映的温度数据会更准确一些。因此,平时只要摸摸孩子的后脖子,即可判断出他们所穿衣物是否合适。当然,还要保证孩子露在外面的手脚不能是冰凉的。一般来说,活动能力差一点的婴儿,只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好动的大孩子,则要根据他们的活动量进行调整。此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通过饮食让他们自身产热,抵御寒冷;同时,让孩子多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功能。

    游客

    1
    回答

    宝宝吃手指怎么治?

    人天生便爱吸吮,我们不难看到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在吸吮手指,这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和习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为“口腔期”?Oral Stage?,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婴儿在“口腔期”,若能得到父母的耐心照顾,感到亲切和愉快,就能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相反,在“口腔期”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和照顾,婴儿长大后容易焦虑、发脾气,对别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婴儿时期,爱吮手指、咬乳头;长大后,便会出现咬指甲,甚至吸烟等坏习惯。因此,在婴儿时期,父母若未能满足婴儿吸吮的欲望,那么吸吮手指的行为,慢慢便会形成习惯,日后就要耗费时间去纠正了。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两至四岁甚至进入学校后,受同学的影响而吸吮手指的习惯会自动停止。 父母对婴幼儿吸吮手指的行为,切勿过于紧张,更要避免取笑他们,以免增加其心理压力。父母除了采取不干预和不鼓励的态度外,更应留意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吸吮手指的动机,这样才能帮助孩子纠正过来。吸吮手指原因 一、婴儿时期:?1、喂奶方式不当。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若母亲过分忙碌,或忽略了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需要,婴儿便会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来解闷。 ?3、有些婴儿的吸吮欲望较强,却又得不到注意和满足。二、幼儿时期:三、四岁的孩子吸吮手指,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原因在于:1、父母没有空余的时间陪伴他(她)。2、害怕父母减少对他(她)的爱。3、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不和谐的表现。4、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故,例如父母离异。5、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一致。6、父母对纠正孩子吸吮手指过于紧张。7、孩子初入幼儿园,幼稚园等。 预防方法 吸吮手指最好的预防方法,当然是在婴儿时期,吃奶的时候开始注意: 一、母亲在喂哺时,要留意不单只给孩子营养,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母乳喂哺更是最佳的选择。二、奶嘴洞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满足吸吮的需要。 三、母亲在喂哺时,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给婴儿造成压力。 四、当婴儿睡醒后,不要让他单独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孩子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因而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 五、当婴儿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尽量把他(她)的手指轻轻拿开,并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她)的注意力。 六、为幼儿着想,父母应利用空闲时间和他谈话、唱儿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吮手指。 七、在孩子刚有吸吮手指的倾向初期,把衣袖拉长遮盖着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但在手指上涂上苦、辣味的药,使孩子放弃吮手指的方法,不是不可行,但要特别留神,因为有很多外用的药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有些婴儿的吸吮欲特别强烈,不能用以上方法来满足的话,父母不妨借助假奶嘴,一般也能避免宝宝养成吮手指的习惯。不过,假奶嘴绝不能代替父母的爱和照顾,当婴儿一哭闹,就把奶嘴塞进口里,而不去探究孩子的需要,反而会促使孩子凡事更依赖奶嘴来自我安慰,有碍孩子的成长。

    游客

    1
    回答

    孩子咳嗽了,爸妈该怎么做?

    1.留心孩子咳嗽的特点和规律 把孩子咳嗽的相关情况正确无误地告诉给医生对医生诊断病情大有帮助,切记:不要东拉西扯,要直截了当。叙述内容包括:咳嗽时间、咳嗽性质、音色、节律等。小贴士早晨起床或入睡时咳嗽,多为有痰的咳嗽。咽部或气管有刺激的咳嗽表现为干咳。咳嗽以白天为主,可能是支气管炎或咽喉炎。咳嗽以夜间为主,要高度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饭后咳嗽或咳嗽加重,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孩子一咳嗽,父母就心疼,恨不能马上用止咳药、抗生素给宝贝止咳。其实,有时候咳嗽并不是坏事!咳嗽有清洁呼吸道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通过咳嗽,孩子可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内病菌数量,减轻炎症症状。因此,如果咳嗽不是由细菌引起的,则无须服用抗生素。 另外,据临床统计,8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而抗生素并不能“杀死”病毒。盲目使用抗生素对止咳并没多大帮助,反而会损伤其自身的免疫力,使咳嗽迁延不愈,由急性咳嗽转为慢性咳嗽。3.饮食禁忌别忘记在孩子咳嗽期间注意饮食禁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忌冷冻、辛辣食物 中医认为身体一旦受寒,就会伤及肺脏,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如果咳嗽了再吃冷饮,岂不是“雪上加霜”?注意:一些凉性水果,如西瓜等,也要忌食!另外,中医有“脾虚生痰”之说,过多进食冰凉食物会伤及脾胃,造成痰液增多哦。 孩子大多是热性体质,辛辣食品不仅会刺激其咽喉部,还会助湿酿痰,从而使咳嗽加重。所以,咳嗽期间也要远离辛辣食物。●忌甜酸食物 酸味食物会收敛痰液,使痰液卡住不易咳出,从而导致咳嗽难愈。多吃甜食会滋生痰液,也不利于宝贝康复哦!●忌鱼腥虾蟹 常常看到患咳嗽的孩子在吃了鱼腥类食物后,咽痒难忍,咳嗽加重。这可能与孩子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忌炒货、膨化及其难消化的食品 瓜子、花生、巧克力、爆米花及油炸食物都容易使孩子的咳嗽加重,而且这些食物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游客

    1
    回答

    三九天预防孩子咳嗽的办法?

    近期气候条件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近来京城干燥、无雪,气温变化较为频繁,再加上室内外温度较高,病毒比较活跃,孩子很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侵袭。"其主要症状多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在病初时,家长应让孩子多喝水,并清淡饮食,若是症状还未缓解,应及时就医。"赵成松副主任指出。 在上呼吸道感染高发期,专家建议,家长平时应让孩子多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同时保持室内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地上洒水等方法。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另外,出门时应及时增添衣物,并少去商场等公共场合,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感冒药别"混搭" 孩子患病后家长不可乱用药。有不少家长把板蓝根、感冒清热冲剂等让孩子混着吃。 专家指出,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药性,特别是中成药,所以患儿用药最好还是遵医嘱为好。

    游客

    1
    回答

    怎样看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策略一:正确对待宝宝的撒谎行为 撒谎的过程其实就是宝宝想像与创作的过程,它对培养宝宝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宝宝像露露一样撒谎时,妈妈千万不要训斥他:“露露,瞎说什么呢?你哪儿有芭比娃娃?”聪明的妈妈会说:“宝宝,你没有这样的芭比娃娃,但是你确实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芭比娃娃,对吧?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再想想,你想要的芭比娃娃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来编一个芭比娃娃的故事好不好?”如果妈妈策略指出宝宝的问题,同时宽容对待宝宝的幻想性撒谎行为,并对他们的幻想性撒谎行为进行诱导,宝宝就会在诱导下摆脱错误的撒谎行为,并大胆地想像与创作。如果发现宝宝有幻想性撒谎行为,妈妈千万不要因宝宝撒谎而训斥他们。要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极有可能扼杀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策略二:给宝宝创造更多的幻想性“撒谎”机会 比如,宝宝对妈妈做饭的事十分好奇,那么妈妈在跟宝宝玩耍时可以来一次幻想性“撒谎”竞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宝宝的想像力,挖掘他们的语言智能。妈妈一边假装做各种洗菜切菜的动作,一边对着宝宝唠叨:“现在我要给宝宝做饭了,我把茄子洗干净,咚咚咚咚切成丝,给宝宝做个鱼香茄子煲……好了,鱼香茄子煲做好了,现在该宝宝给妈妈做好吃的了”。于是,宝宝会在他*的诱导下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妈妈或家里其他人做出很多的“美味佳肴”来。策略三: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宝宝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撒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宝宝的撒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宝宝更加依赖撒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撒谎行为开发宝宝的智力。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宝宝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宝宝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策略四:给宝宝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 如果宝宝发生行为性撒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宝宝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宝宝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宝宝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宝宝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比如,宝宝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聪明的宝宝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宝宝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爱说谎的宝宝更富于创造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般,宝宝从3岁开始就会说谎,到小学二、三年级时,谎言最多也最严重。 但说谎是每个宝宝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站在宝宝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宝宝动辄说谎妈妈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心理学证实:说谎者必须具备将自己未曾体验的事,说得像确有其事的能力,这表示他们具有将语言与行为分离的能力。也就是说,善于编造谎言的宝宝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心理学研究证实:会说谎的宝宝比不会说谎的宝宝创造力高得多。 因此,如果听到宝宝说谎妈妈千万不要大声斥责,这样的态度可能会剥夺宝宝创造和思考的机会,对宝宝的智力开发与心理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妈妈惟一需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宝宝,让宝宝的撒谎行为拐个弯,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游客

    1
    回答

    怎样跨越两代人的代沟家庭育儿?

    现代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同时又多是独生子女,很自然将养育下一代的任务交由祖父辈。然而,由于生长环境、生活观念、价值观的不同,往往容易造成两代人在抚育孩子问题上的冲突。两代人在育儿方面经常出现分歧的方面: 饮食上,年轻父母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观点,让孩子自己做主,不吃也不强迫;而老一辈往往采取填鸭式,怕孩子会饿着,往往由于溺爱追着喂,一顿饭会吃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而要吸收各自有益的方面。当然,老一辈在喂养上也有好的经验,比如,大力提倡母乳喂养,让孩子多吮吸等。这些都是可取的。 穿着上,老一辈往往会给孩子穿衣过多。老年人由于运动减少,活力降低,在孩子的穿衣上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而给孩子穿得厚厚的,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活动的。同时由于孩子的新陈代谢比成人要快,穿着过多,反而容易感冒。年轻父母则往往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孩子穿衣并不多。其实孩子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若要身体健,常要三分饥和寒”不是没有道理的。 用品上,老一辈往往比较节约,而在新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则并不太有这种意识,因此,也容易在此引起冲突。其实,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给孩子用些好的物品也不过份,这也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 教育上,老一辈容易陷入溺爱的误区。凡事代劳,过分保护,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并不可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胆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語、应变能力差、性格內向;另一个则是放纵欲强、专横跋扈,难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到了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后寻求保护。而父母直接教育相对理性。当父母教孩子一种知识,满足孩子的一个要求时,往往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益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解决的办法: 为了缓解两代人由于在抚养孩子问题上产生的冲突,帮助新妈妈实现快乐育儿,可以参考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工明确。年轻的父母要尽可能自己带孩子,不要将责任转移,抚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祖辈可以协助照料孩子的生活,但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 第二步,正确对待分歧。要认识到父母和祖父母对孩子的做法虽有意见的分歧,但是他们的爱心是相同的,只是观点不同而已。要感谢祖父母的爱与关怀,对祖辈帮着照看孩子要心存感激。多用诚恳的态度耐心聆听祖辈心声。这样祖辈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也就愿意进一步之交换意见了。 第三步,加强沟通。消除摩擦和冲突最好办法是沟通。晚辈要在充分尊重长辈的前提下,耐心介绍科学抚育方法,并让长辈逐渐接受、吸收、改进。如果他们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观点又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伤害,那么,也不妨做点让步。有时可以带着长辈等去请教专家,让第三方来说话,这样可能更有说服力。应该承认,老人的育儿方法不可全盘否定,有些是值得参考借鉴的。因此,不要为一点小摩擦激化矛盾。 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尽管两代人之间会有冲突,但是,其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也不会有根本上的冲突。如果难免有冲突,希望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多一些同理心,相信两代人共同努力,一个温馨、美满、幸福的家庭就一定能建成,培养一个活泼健康、聪明可爱、全面发展的孩子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