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故障简单运维方法,学过的人都知道
你会修自己的计算机吗?现在的社会,手机是人们娱乐的主要工具,而计算机则是人们居家和办公的得力助手。对于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习什么专业,都会有一门公共课那就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学习这么课,不求同学们对于计算机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只需要会简单地应用和维护即可,如果再加上你会装个系统什么的,那么在毕业后的工作时就会变得加分不少。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遇到计算机故障时,简单的维护步骤之“望”、“闻”“听”“切”吧。
1.计算机维修之“望”
“望”,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烧焦,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
2.计算机维修之“闻”
“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例如某天上午工作的时候,开机一按Power电源开关时,计算机出现死一样的寂静。也许你会不由得大吃一惊,当然直觉会告诉你,计算机出毛病了,或许这时候你就可以闻一闻线路是否有烧焦的情况。
3.计算机维修之“听”
“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帮助在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4.计算机维修之“切”
“切”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计算机故障的维护和检修方法和流程,例如代码鉴别等。而这些实际意义的技术,还是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自我总结和不断摸索。
就如医生看病多了知道常见病一样,其实计算机也会有很多的常见故障,往往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例如:据以往的经验可知,电源系统中最易损坏的是保险管和各功率元件,特别是在没有任何电流输出时,往往不是保险管损坏就是前端功率元件损坏,从而使得电源系统出现锁闭现象。
计算机出现的故障,既有复杂故障,也有简单故障,实践证明,不管是复杂故障还是简单故障,其中大部分故障都有一定的蛛丝马迹,甚至是一些十分明显的外观表现,比如电容器体积膨胀和炸裂现象、电阻烧糊或烧黑现象、晶体管炸开或破裂现象、变压器有烧焦味等,以及那些没有安装散热片的非功率型集成块的表面出现严重发热现象等。
只要你能通过“望、闻、听、切”,并认真分析,其中的大部分故障,你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来顺利解决。
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检查集成块时,只能在开机一段时间后关机,再用手指触摸集成块表面。千万不要在带电状态下触摸集成块,因为那将会因手上的高压静电击穿集成块,造成新的故障点。人的手上一般都有上万伏的高压静电,只是电量极小,很难为人感觉,但击穿集成块却绰绰有余。
来源:洵美知行
以上是关于电脑维修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电脑维修信息,第一时间了解电脑维修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电脑维修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