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老师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在学生们试图相互帮助解决真正的问题之前,如果能预先学习一些技巧,并培养出是非惩罚性解决方案的积极态度,班会将会更加有效。具体文章内容如下所示:
一、初中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
1.围成一个圆圈
2.练习致谢和感激
3.设立一个议程
4.培养沟通技巧
5.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
7.分辨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个理由
8.专注于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处理议程上的问题之前,班会的目的必须向学生解释、讨论清楚,并要通过实验性的活动进行体验。
二、初中班会的目的
1.向别人致谢
2.相互帮助
3.解决问题
4.筹划班级活动
有些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在设定了班会的两个主要目的是相互帮助和解决问题之后,会在每一次班会开始时,问学生们这样的问题:“班会的两个主要目的是什么?”
班会的几个目的
教会孩子相互尊重
把相互尊重的含义教给学生们的一个方法,是与他们讨论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几个人同时说话是不尊重的?(我们无法听清每一个人在说什么。应该说话的那个人会觉得别人不在意他说的话,等等。)
2.为什么打断别人的话是不尊重?(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并且无法从中学到东西。)
3.为什么在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听?(这样才能做到互相学习、表现出互相尊重,而且我们都愿意别人能够听我们说。)致谢、感谢以及感激
这几个词虽然不同,但概念是相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更喜欢用“感谢”和“感激”这种说法。小学生则对“致谢”感觉更好。
花些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一下“致谢”或“感谢”和“感激”的含义,要使用和你的学生们年龄相适应的说法。这可以利用第一次班会顺便完成,不用那么正式。
唯学网是一家集教育资讯发布与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领域涵盖中小学教育等十一个大类及上百个子类。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关于初中的任何资讯如初中教育指导、初中升学指导等,可随时关注初中培训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