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录取将实施平行志愿录取,还会增加平行志愿数量,鼓励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这样会降低落榜机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会遇到相关政策名词。不少人对这些词理解并不是很明白。下面将报考中常见到的几类名词加以解释,以便考生和家人更加理解志愿报考相关规则。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最为熟悉的就是平行志愿的填报:考生填报多所院校,按顺序从A到E挑选其中一所符合投档线院校,也就是多所院校中一次挑选其中一所院校。
那么什么是高考征集志愿呢?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再次发布信息(缺额)考生二次填报志愿,也就是补录,但分数较高。
专业的选择是很多高考考生比较纠结的事,那么什么是好专业呢?所谓好专业就是本人感兴趣,就业前景好,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专业,就是大家向往专业。男、女考虑自己本身优势、爱好、特点,选报适合自己专业。
为什么会出现退档的现象,退档:因为高校提档比例是100:120,固有20%需要退档,退档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1)政策性退档(无效志愿),(2)身体条件不符合退档,(3)不服从调剂退档,(4)总分、单科分数低退档。
提档线:是高校提取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投档线是考生被录取最低分数线,意义相同。
报考意向:就是考生报专业大致方向:医药类、师范类、财经类、农林类、工科、外语、文学、资源等类型。
在高考志愿填报结尾,会有调档线(投档线):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也是考生的投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分数线。由于院校在提档过程中是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内)提档,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被录取,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数即为最低录取分。一般这个最低录取分都是大于或等于院校提档分数线。
以上是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新名词介绍,更多有关2015年高考新政策、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培训等相关考试通知的请关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