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一直是每个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高考志愿决定了考生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填志愿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感到困惑,是首选院校呢?还是首选专业呢?在这里,小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整理。仅供家长和考生参考。
2015高考志愿填报:首选院校还是专业
在填报志愿之前,每位家长和考生都会考虑是首选院校还是专业?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
坚持院校优先的人认为,在当今中国就业的大环境下,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院校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论述院校优先的好处。如能把学生12年辛苦挣来的高考分数用够、用尽、用超值;因为好大学的历史底蕴和普世价值,在其中学习,更能培养学生超凡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好大学毕业生无论在国内深造或是出国深造,都要胜出一筹等等。
坚持专业优先的人认为,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是应该以专业优先,同时发表了许多文章,甚至出版专著,论述专业优先的好处。如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上有动力,以后事业上更能有成就;毕业直接从事这个行当,节省资源和时间等等。
争论归争论,事实归事实,每年高考,都有许多考生选择了院校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的调档线相等或略高一点,而被该校低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很多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最高录取线持平,而被这些院校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也有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就是那些高考成绩与心仪院校平均录取线持平,而被该校中高分专业录取的考生。
例如,上海财大理科2013年在川计划录取37人,实际录取52人。最低录取分650,平均录取分659,最高录取分685。650-654是选择院校优先的考生,28人,占52人的54%;655-657是选择院校与专业兼顾的考生,14人,占52人的27%;660-685是选择专业优先的考生,10人,占52人的19%。
2013年四川省理科一本线是562,这高分的10人,如果选择院校优先,有的可以上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等985大学,有的可以上复旦、上海交大,最高分685,可以上清华(当年清华理科在川最低录取分是680)。这就是选择专业优先的特征。
又如2013年同济大学理科在川计划录取123人,实际录取125人,最低录取分654,平均录取是661,最高录取分682。654-557有73人,占录取人数的58%;657-661有42人,占34%;662-682有10人,占8%。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682分当年稳进清华。
以上数据来自四川省考试院印发的《2014年理科高考指南(下册)》和上海财大、同济大学网站。仔细剖析每一个院校,排除非常态的大小年现象,在正常年景大致与上海财大差不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剖析一所其他院校,看看结果如何。
上例说明,不管人们如何争论,高考录取的结果证明,每年大约有近50%的考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院校优先;大约有30%-40%多的考生,选择了院校与专业兼顾;大约有10%-20%的考生,选择了专业优先。这个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理论(金字塔形)和各校录取新生的实际,考生们自觉不自觉选择的结果,就是这个领域的现实存在。存在即合理,这是真理。这个存在也证明,绝对强调哪个优先都是欠妥的。
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物,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事物。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时,无论选择哪个优先,都是正确的,但前提是考生真正搞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选择确实出于自身的志向、实际和需要,是能实现“我最想要的”,那都是对的,无可非议的,不存在对与错,也不存在是否浪费分数。当然,由于每种选择都有利与弊,这就需要认真仔细权衡和掂量,同时对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综上所述,提出建议:
如果考生没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宜选择院校优先;
如果考生有明确的专业志向,或者大学毕业后要就业的,宜选择专业优先;
如果考生要想院校与专业兼顾的,也有兼顾的方案;
如果考生对地域等有特殊需要的,可以从其需要选择。
切记,无论选择谁优先,必须在志愿填报前确定,家长和考生意见必须统一,否则填报中就会出现混乱,耽误大事。为什么?是因为考生面对2000多所本科专科院校,本专科1000多个专业,只能选择院校、专业、地域中的一种优先,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大相径庭的志愿方案,不同的志愿方案会产生不同的录取结果,所以必须做出选择。
以上内容是关于2015高考填报志愿时首选院校还是专业的介绍,要想了解更多高考相关信息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高考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