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专题 » 高中 » 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唯学网小编应广大高中生同学们的需求,特此整理了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以供高中朋友们查阅。在答题时能找出重点和难点,总结归纳,可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北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制定学习计划,提早进入高考复习备考,具体试题内容如下: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脂肪(zhǐ ) 租赁(lìn) 一爿(piàn) 面面相觑(qù)

B. 解剖(pāo) 脊背(jǐ) 潜在(qián) 踌躇(chù)满志

C. 绿林(lù) 船舷(xuán) 拮据(jù) 差(chā)强人意

D. 酩酊(dǐng) 记载(zǎi) 连累(lěi ) 日薄西山(b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锁事 惭愧 短小精悍 兴高彩烈

B. 沉疴 联袂 言简意赅 陈词滥调

C. 俯瞰 睚眦 穿流不息 容光涣发

D. 誉写 账目 鳞次栉比 一愁莫展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______,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2)只是在夜间,他(沙子龙)把小院的门关好,______他的“五虎断魂枪”。

(3)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______谈闲天。

A. 淡薄 熟悉熟悉 功夫 B. 淡泊 熟习熟习 工夫

C. 淡薄 熟习熟习 工夫 D. 淡泊 熟悉熟悉 功夫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 米洛斯的维纳斯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理喻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C. 他善于察言观色,羡慕而又忌恨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在这些人面前,他总是自惭形秽。

D.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组委会选举49岁的铁凝为中国作协主席,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 我们现在选择的改革路径和取向,必须取决于哪一条路可以让经济比较快速增长的同时能否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D. 《史记》就是这样遵循“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赞赏。

6.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对偶句的一项是

A.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B.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只残。

C.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序”即“序言”,一般都写在文章的前面。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B. 《断魂枪》的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人物。

C. 法国的莫泊桑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麦琪的礼物》等。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史书。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而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B.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C.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D.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B. 屈贾谊于长沙襟三江而带五湖

C.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D.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独有一人箕踞视之

10. 从句式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B.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D. 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

二、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完成11~14题。(共12分)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十一月十八日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疑心”范爱农的死信并不确,但又“无端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表明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悲伤。

B. “先生小酒人”是指范爱农看不起每天沉醉于酒中的人,但自己却经常饮酒,是作者对范爱农的嘲讽。

C.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这句话实质上揭示了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 文章以“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一句作结,表明作者空有挂念而无能为力,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伤感。

12. “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请根据选文的相关内容,从生活和心理两个方面,推测概括革命前的范爱农是怎样的?(4分)

答:

13. 如何理解“‘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这句话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4分)

答:

14. 作者在文末标注“十一月十八日”,这么一个初冬时节,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2分)

答:

15. 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共8分,每小题1分)

(1)茕茕孑立,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5)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6)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7)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8)虽无____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B卷[学期综合] 满分50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6~17题。(共10分)

  野望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②。

【注】①王绩,隋末唐初人,曾三仕三隐。后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②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二两句寓情于景,通过村民傍晚时分徘徊在村口的情景直接点明主旨,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

B. 三、四两句内外一致,写物即写其心,写落日秋山的萧索,也就是写作者内心的寂寞凄凉。

C. 五、六两句由远而近的动态景物描写,使全诗有了生机与活力,萧索中隐现一种俊朗之情。

D.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17. ①本诗在体裁上属于_______,首句中的“欲何依”化用了______(作者)《短歌行》中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意。(2分)

②顾随先生评此诗曰“首尾四句不见佳,然诗实自此出”,结合全诗分析,为什么顾随说此诗首尾四句虽无特别之处,但诗歌主旨的体现却又离不开这四句?(5分)

答: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共18分)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戮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之六、灊。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①。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②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光谋欲入郢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于汉水。楚兵大败,走。于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楚昭王亡出郢,奔郧。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

(取材于《史记·吴太伯世家》)

【注】①阖庐又作阖闾。②行人:官名,外交官。③郢:楚国国都。

18.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阴纳贤士 纳:招揽

B. 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王僚饮 谒:拜访

C. 手匕首刺王僚 手:手握

D. 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 拔:攻下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 始子之言郢未可入

B. 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 以待专诸之事

C. 乃求勇士专诸 必得唐、蔡乃可

D. 子胥退而耕于野 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2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胥之父兄为戮于楚。

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被楚王杀害。

B. 光喜,乃客伍子胥。

公子光非常高兴,才把子胥当做宾客对待。

C. 此时不可失也。

这个时候是不可以失误的。

D. 不索何获!

不寻找哪里会有什么收获!

2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伍员看出公子光欲篡位,就献上专诸,自己则退隐等待时机。

B. 吴国本来想趁着楚国国丧攻打楚国,不料却被楚军阻断退路。

C. 公子光谎称脚有疾病离席,专诸在烤鱼肚里藏匕首刺杀王僚。

D. 吴王阖庐虽提拔伍员一起谋划国事,但从未听取过他的建议。

22. 结合文本,联系《勾践灭吴》,谈谈吴王阖庐和越王勾践为达成自己的目标所做的事情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不少于120字)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6题。(共22分)

生活如蓟

                 雷抒雁

①有一种植物叫蓟,它以惊人的力量再生,让你感受到那种顽强和乐观,一如人类的生活。

②入冬,农人们的犁铧翻耕了土地,这是来年播种必备的程序。但是,对于野草,对于一切经过犁铧切割的植物,这无异于天降的灾难,它们被突然从根部切断,那些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只有期待来年秋后种子的播撒了。蓟却不。春天,在去年翻耕过的土地上,只有蓟类一族,旺盛地生长起来,很快地铺展、占领了那一片看上去有些单调的土地。

③蓟鲜嫩、肥胖的叶子,是春天野蔬里最独特的一味,它鲜,却苦。扯开叶子,如同扯断根,会有白色的血流出。当犁铧突然切断蓟的根部时,蓟有旺盛的血流表示着那切肤的疼痛。可是,蓟会在每一个断面迅速地把血凝结成痂,你会想象到那时,蓟无声地呼号、呻吟和战栗。这应该是一切生命经历灾难时,都难以避免的。

④蓟的迅速自我“疗治”,让人吃惊。别的断根的植物都死去了,蓟的故事如同传奇,却在继续。蓟的每一个创伤的断面,都是一个新生叶芽的萌生面。它在一端生了根,另一端挺起来,以新鲜乐观的姿态,冒出地面,作为早春的象征,向太阳伸出双臂,展开绿色的旗帜。于是,先前,大地上只有一朵一朵的蓟,如今,却变成一簇一簇。

⑤5月,活下来的蓟会伸长自己的茎,开出一颗一颗紫红色的花朵。一种自尊而顽强的植物啊,蓟的根简直就是植物里能再生的蚯蚓。它白色的血是苦味的,它绿色的叶是苦味的,它生长的历程充满了苦难,人们叫蓟“苦苦菜”。

⑥人类的生活不正如这“蓟”么!

⑦一年前,当地震突如其来降临在人们的头顶,人们的脆弱,不会比蓟对于犁铧的切断强大多少。房倒屋塌,一瞬间,生活如同陆沉,那么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残损了;哭嚎、呻吟、战栗,人们的惊恐哀伤,远远超过了蓟的疼痛。

⑧当人们从废墟里站起来,抖掉身上灰尘的时候,就宣布了生活重新发轫;瞬间的断裂,不是生活的死灭。掩埋逝者,医治伤者;垒石立木,重造屋舍;新的爱情,重新建立;新的生命,如期诞生。生活,如同能分泌出奇异胶质的植物,断裂处被悄悄地重新弥合。

⑨这是巨大的创伤,当然不会像蓟那样迅速被遗忘,迅速会复苏。可是,人类的自我疗治,生命的顽强繁衍,却也不是蓟所能比拟的。否则,数以千年万年计的进化过程,就不会跨越冰、火、震、洪,延续至今。

⑩生活在继续。像一个人猛然跌倒了,爬起来,会有短时间的喘息;而后,是慢步、快步,如果可能,还会跑步。

(11)我很钦佩蓟,一种植物让我思考了人的生活。

(有删改)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首段,提纲挈领,总括全文,运用全部笔力对“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与盛情的礼赞。

B. ②段中的“野草”,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式的野草,在这里是为了与“蓟”形成对比。

C. ④段中使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对偶和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D. 第⑥段“人类的生活不正如这‘蓟’么”一句在文中颇为重要,它呼应首尾,联系前后。

E.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井然有序,由“蓟”到“人”的过渡非常自然,不失为一篇佳作。

24. 阅读⑦~⑩段,你认为“人类的生活”与“蓟”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⑧段中画线句子全用四字词语,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26. 作者于文末说:“我很钦佩蓟,一种植物让我思考了人的生活。”参照本文,举出你所钦佩的一种植物,并概要说明它促成了你对生活怎样的思考?(不少于150字)(10分)

C卷[作文] 满分50分

七、作文。(50分)

与历史对话,可以让人明是非,知兴替。

与名著对话,可以缩短时空,领悟人生。

与心灵对话,可以让人自省,让人的心灵纯净。

与有智慧的人对话,可以让人一直处于精神与道德的高峰。

……

请以“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唯学网教育电子平台还为广大高中生提供各个省市的高中招生计划,有关更多高中资讯、高中升学指导、家庭教育、生活常识等内容,请点击唯学网高中专题页,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