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小调查|小升初,选公办?选民办?
3月,升学季大幕徐徐拉开,杭州孩子和家长却有些迷茫:往年此时,小升初要考虑的,是选公办初中还是民办初中;今年大家却忙着猜,哪所民办学校会转制成公办?
2022升学季为啥会变成“猜谜季”?
升学季开启,选公办还是选民办?
修订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四川、湖南、江苏等多地教育部门贯彻学习条例精神,分别发文调整民办义务教育比例,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个别省份甚至明确表示2022年要将民办初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缩减到5%以下。
目前,浙江暂未发布相关文件,据记者了解,在杭州部分城区,民办初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明显超过5%。
与此同时,家长群里对升学信息都很关注,尤其是关于学校转制,甚至开始各种预测。
很多家长每天读这些消息,读到心都没谱,杭州妈妈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儿子就读于一所民办小学,本打算初中也选民办。因为心仪的民办初中位于另一个城区,离家太远,所以她去年索性在那所民办初中附近买了房子,预备今年搬过去。“我做了两手准备,万一民办摇不中,就让儿子在新家门口的公办初中读。”李女士说,“但最近在传那所民办初中要转制,我还要不要搬家?”
眼光更长远的家长则在考虑,如果部分民办学校真的转公办,对剩下的民办学校是利是弊?到时会“物以稀为贵”吗?尤其是原本就热门的民办学校,其摇号概率是不是会降低?还要不要去摇?
甚至有家长急着向钱报·小时新闻记者求真相:“如果民办学校转公办,那我现在买学区房来不来得及?”
部分民办学校转制已是大势所趋。近日,《杭州市上城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一段话:“全面梳理区域内现有的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稳步推进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专项工作,通过停办、转制、规范办学等方式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确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策’的后续发展方案,完善差别化的政府扶持政策。”
类似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按照以往惯例,从发文到落实,需要一定时间。
《成长读本》入班调查,近六成毕业班学生想读公办初中
在眼下这个特殊的时期,杭州家长是怎么考虑的?六年级小学生又是怎么打算的呢?钱报·小时新闻记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升学宝”和入班采访,做了两份小调查。
近700位家长参与此次调查,钱报·小时新闻记者发现,民办初中是否转制对家长的选择影响明显。调查显示——
假如今年民办初中没有变化,有53%的家长预备选民办,32%选公办,15%没想好。
不过,一旦今年部分民办初中转制成公办,只有20%的家长仍坚定选民办;42%的家长在心仪民办初中转制的情况下,会选公办;26%无论如何都会选公办;还有12%的家长实在想不好。
爸妈们的选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9%的家长认为,如果部分民办学校真的转公办,对于剩下的民办学校来说会有压力,公办学校可能会越来越强;36%的家长认为“物以稀为贵”,民办学校数量减少的话,剩下的民办尤其是热门民办,摇中概率会下降。
别以为小升初只有爸妈们在忙活,现在的六年级小学生其实都很有主意。
钱报·小时新闻记者在杭州5所小学(2所民办、3所公办)做了入班调查,共有393名同学参与(民办183人,公办210人)。其中,打算选公办初中的有58%,选民办初中的有21%,还有21%的同学没想好。
民办小学的同学,倾向民办初中的较多,在参与调查的183人中,有59人,占比32%,比公办小学的同学高出一截。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初中想住校,只有民办初中能寄宿”“民办的硬件设施,比家门口的老牌公办好”“听说民办学校的伙食好,吃得好……”
而选择升学公办初中的小学生们,也都消息灵通。有的听说,民办初中竞争激烈,觉得读公办未来拿分配生资格更有把握;还有的同学听爸妈转述了部分民办可能要转制的消息,估摸着剩下的民办摇号更难了。
到底谁猜中了谜底,只有等摇号那天才能揭晓。
来源:钱江晚报
以上是关于小升初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小升初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小升初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小升初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