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更多中小学教育 » 更多中小学教育教育新闻

学校教材屡犯错误 致使社会大众怨声四起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近年来,学校教材屡犯错误,社会大众怨声四起。本文是唯学网中小学教育频道小编为大家讲述的一个有关报道,供大家阅读。唯学网是国内最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大量的教育新闻考试信息尽在其中。具体文章内容如下文所示:

学校教材低级错误屡见报端

学校教材屡犯错误

郑州一位老师因在今年秋季上市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发现了多处错误和值得商榷之处,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

这并非权威教材首次受到质疑。事实上,教材出错的新闻近年来屡见报端。

教材出错并非个案,一些差错令人啼笑皆非近年来,曝光于媒体的一些错误令人啼笑皆非。例如,教科书的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荀子坐在凳子上读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的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变成“我寄悉心与明月”等。不独语文,外语、历史、数学、物理、地理、生物等教材都曾被人挑出诸多错误。

相比于出版社的“宽容”,家长、教师倾向于差错零容忍

对于教材出现错误,不同人士表达了不同看法。

一些出版界人士认为,图书出版环节众多,允许存在一定的差错率,只要差错率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就属于质量合格,教材出版也不例外。

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不过,一些家长和教师更倾向于对教材差错实行零容忍。他们也认为,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它和词典一样,都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其影响非一般出版物可比,理应以更高标准对待,尤其是对一些知识性差错,更要实行零容忍,“否则会对学生造成一辈子的影响。”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将矛头指向当前的教材出版管理制度。教材从编撰、审订,到出版、发行,均由少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版社一手包办,这导致民间力量很难参与教材的编写、发行,难以形成有效竞争,教材渠道的垄断封闭性也使其脱离了大众监督。同时,教材的使用主体—学校、教师、学生也没有选择权,很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主选用不同教材,很容易导致一些质次价高的教材流入教育市场。

“行政色彩过于浓厚,是目前中小学教材出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公正、透明、民主、科学的教材选用机制,充分尊重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选用权利,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保护教材编写者和团队的利益和积极性,才能充分保证优秀教材脱颖而出,也才能不断完善提高教材质量。

还有一些教师建议,建立完善的追惩制度,设立黑名单和召回制度,如果教材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其他严重错误,应责令出版社召回图书,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一段时间内不能进入教材招投标目录。

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小学教育新闻信息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教育新闻最新资讯吗?想要得到更多专业的考试相关信息资料吗?来唯学网吧,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各种各样的考试信息教育新闻小编都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提供!敬请大家继续关注唯学网中小学教育培训栏目。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