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出生在生意人家庭,受父母耳濡目染对商科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时期就开始参加各种商业竞赛,那么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大多数同学并不是如此,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没有太明确的主见而将选择权交给父母,可能还在纠结“长辈说商科理工科都好就业,我到底读哪个“。
由于中国k-12基础教育直接涉及商科内容较少,太多本科留学生是被懵懵懂懂地劝上了这条路,充其量算“不排斥“而算不上”有兴趣“。
对于这类情况,我们会建议先拿到理工科本科学位,商科管理类等硕士阶段再考虑,或者随时都可以当作充电知识。
这可能很大部分同学想的不太一样,然而实际很多同学大一选择国际商务专业时也曾做着“只要读书好,就能进入跨国企业走上人生颠峰“的美国梦,可到了当地,才发现老美的游戏规则和预想的大相径庭。
首先,你拿什么和从小经验丰富的本地生竞争?
商科生之间的差距不仅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而且这差距很可能在踏进大学校园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答主大二到大四之间参加过德勤(美国)税务竞赛和学校的consulting课题,就接触过两个读金融的本地男生:一个是有绿卡的库尔德裔,高中开始炒股,大二进黑石管培项目大三去哈佛参加global case competition,同时还边读书,边当投资社副主席,边在高纬环球房地产公司全职工作。另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高中毕业就成为junior financial analyst,大四前已经在美林证劵工作,更不用说他还以3.90GPA拿到summa cum laude荣誉学位。
如果你是美国雇主,你会直接雇佣上面这两个男生,还是为了听信家长“读好书就能找好工作“的中国学生的工作签证多跑移民局一趟?
其次,你的性格真的能hold住商科吗?
不少家长在劝孩子出国读商科时可能还要多告诫几句,让他们远离老外的party和官富二代的酒局。然而这告诫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在你苦投简历的时候,人家可能就因为和某个业界大佬相谈甚欢而被内推到了你眼红的岗位上。
而想要认识大佬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尽可能出席各种社交场合(正式和非正式都要多去,因为没准你哪个同学家里有矿)。所以美国本地的商科生基本个个性格外向,伶牙俐齿,懂得在谈话中套住对方的兴趣,更渴望成为注意力的焦点。答主在新生宿舍当RA的时候,每逢周末派对睡得最晚声音最大的基本都是商科学生。
留学生独处异乡,本来就没啥当地的人脉,要是再羞于社交,恐怕只能看着机会被本地生抢走。
再而,你学的知识全球通用吗?
这里主要来谈谈不少人认为“适合内向性格走遍天下“的会计专业在美国的真实情况。
在美国读过商科的都知道美国有自己的会计原则(US GAAP)和国际财务汇报准则(IFRS)有着根本性差异。虽然二者近年来有趋同倾向,但法则区别记起来还是非常繁琐。所以来美国读会计本科的同学基本就封死了回国工作(除跨国外企)和转第三国深造的路,除非不介意把IFRS重新再学一遍,唯一剩下的出路,就是考出CPA后留在美国就业。
为什么本科先读理工?
首先重要的事说三遍:MBA不看本科专业!MBA不看本科专业!MBA不看本科专业!
甚至不少世界前60名的理工强校(ETH,EFPL,TUM, TU Delft)开设的管理学硕士,都要求申请人本科必须是STEM背景。
于是理工科学生本科毕业后既可以同专业深造做科研,也可以进科技公司研发部,还可以读个MBA或者以上学校的Master of Management后进入公司管理层——等于这起跑线就和商科学生一样了。
而商科学生想转绝大多数的理工科,可能只有再读一个本科学位吧。
来源:留学日报
以上是关于美国留学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美国留学信息,第一时间了解美国留学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美国留学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