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书法 » 书法教育新闻

海峡两岸开展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研讨会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在今年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规定中小学生须分年龄、分阶段练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的政策出台以后,书法界一致认为学习书法,不仅是写整齐的中国字,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们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对民族语言的热爱。近日,在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台湾弘道书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书法界、教育界人士针对书法教育如何落实师资、书法教材怎样统一等等问题交流心得、解疑释惑。

在书法教育中,师资问题仍是首要难题。一般学校难以保证每个年级配备专业的书法老师,不少书法课由语文老师或者艺术老师代替,更别提那些一个县都找不出一个专业书法老师的中小学校了。有的校长也吐槽:没有老师就要去聘,还得去找教材、增设备,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费用,家长却不愿为此买单。“书法教育应定位于自身的学科系统基础,加大对专业书法老师和兼职书法老师的培训力度,组成教研组。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教研员周凤甫建议,校际之间可以开展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培育书法教师力量。

解决了师资问题,书法教育还要制定课程标准,有序安排教学计划,实现循序渐进,需要构建教学系统,发挥综合效应——如果没有教学大纲,没有像样的书法教材,书法教育也是形同虚设。

中国书协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叶培贵认为,教材范本应选择经典作品为宜,既满足于全体学生提升书写水平,又不碍于学生在艺术上的未来发展。“过去的教材往往局限于书法史的内容,缺失了书法可以表征的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领域,而且有不少以激发兴趣为名,完全出于民间传说的小故事充斥其中,还有描头画尾的方法。 ”他认为,书法界和教育界应当严格审查教科书,“毕竟,书法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内容,旨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水平,又实现其精神品质的提升” 。


唯学相关推荐:
  首届“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学术论坛”6月隆重登场
  浅谈《中国书法评判标准》推广遇到的三方阻力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