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小楷和正楷的区别
一、产生的年代不同。
(一)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产生于秦朝。从程邈(字元岑,秦朝书法家,内史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二)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杰出的隶书大师的钟繇。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二、字体大小不同。
(一)楷书分大中小,一般的楷书3~5厘米之间的为中楷,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
(二)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一般为1~3厘米的小字。
三、书写风格迥异。
( 一)写大字要紧密无间,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小字下笔时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扩展资料:
楷书学习方法
中楷比较适合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陈槱《负暄野录》)
一、楷书临习章法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
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
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
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
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书写时注意。
来源:网络
以上是关于书法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书法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书法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书法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