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声乐 » 声乐名家专题

中国声乐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需重视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一谈到中国的声乐教育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金铁霖,这种反应毋庸置疑,如果说谁可以被成为中国声乐教育第一人,那肯定就是金铁霖教授。金铁霖教授不仅是我国声乐教育家,还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在教学中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演员。其学生在全国性的声乐比赛中获奖70余人次,获省市级比赛奖者若干。本文主要讲述金铁霖教授对于中国声乐教育未来发展的看法。

金铁霖教授表示,中国民族声乐当前面临的传承凝滞与创新之难,以及来自欧美声乐与流行音乐的双重冲击,中国民族声乐将何去何从是个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金铁霖认为,中国声乐需要重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当前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的中国民族声乐,却也暗含隐忧,包括如何向民间学习、如何走向世界等问题。资料显示,民族声乐从20世纪初的初始发展,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民族声乐学院体系逐渐完善,再到80年代起被定性为“学院派的歌唱艺术”,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一些人认为,“学院派的歌唱艺术”削减了“民族唱法”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多元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民族声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并由此对民族声乐的界定问题展开学术争论。基于此,金铁霖于2011年年末正式公开提出了“中国声乐”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同。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多,地域广,声乐艺术种类丰富多样,包含戏曲、曲艺、民歌、原生态、美声、流行以及音乐剧等多种演唱形式。“中国声乐”这个命名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相对于中国当前的声乐形式而言,更科学、更恰当,同时,也更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舞台。

不过,金铁霖教授也坦言,严格来讲,中国现代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尚不足百年,审视中国声乐发展现状,事实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他指出,声乐艺术中的一些唱法甚为高雅,很能陶冶情操,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其内涵其实很难理解,喜欢更是无从谈起。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要注意三个方面。其一,美声唱法要走民族化路线。即美声唱法要让民众听得懂,喜欢听。其二,演唱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就歌唱而言,每首歌的唱法其实都不相同,“作品不同,演唱方法就要有区别。”其三,要注意时代流行唱法艺术化。即提高流行歌曲的艺术性,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在他看来,中国声乐首先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即民族性,包括声音类型、情感表达、语言和表演等多方面,“现在很多演唱者对传统民歌唱得比较少,声音上借鉴西方的东西多了点,常在注重声音训练的同时忽略了民族风格和民族音色的体现。”对此,金铁霖提出,应该用“中国特色的音色”来表现中国声乐,总体而言,是要重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

如需获得更多声乐艺术家相关资讯,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文艺体育栏目声乐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