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用身体感受音乐,能通透心灵,恢复天真。
但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学会奔跑却忘了如何停下来。从外在的亚健康到内在的精神焦虑,越来越多人在快与慢之间失衡,在感性与理性中麻木,在生存与生活之隙丢失自己。
出于本能,我们总是在寻找破解办法,试图创造1+1>2的融合方式。
当瑜伽碰上音乐,音乐给瑜伽和大众搭了一座桥。
瑜伽之所以能在全球风靡,不仅是源于健身价值,还有文化上的包容性与精神上的普世性。从古典瑜伽到现代瑜伽的世界流行,是古老传统到多元开放的现代化变革。
瑜伽与音乐的结合是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进程。它让瑜伽不再是少数人的苦修,成为一种新兴的适合大众的生活方式,这更是一种文化的更替。
相对于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听觉更精微、直接且具体地影响我们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同探究音乐是如何与瑜伽完美结合,让人跳出柴米油盐的繁琐,实现心灵自由。
从苦修到大众生活
在传承中碰撞融合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现流行于全世界,是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的综合型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外在身体的锻炼,清除内心的障碍,最终链接到意识层面,以达到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能驯服时刻波动的大脑。这也是瑜伽与其他类型的健身运动最大的区别,它是一种在生活中的修行。
但古代原始时期的瑜伽并非今日所理解的瑜伽。
受古印度的“苦行主义”思想影响,古代原始瑜伽更像是一种苦修,它只在小部分人群里流行,以僧侣、战士为主,少有女性习练。修行者经常僻居原始森林、寺院、乡间小舍等,通过对外在的修炼如日晒、绝食、火烤等,以到达“梵我相连“的状态。
到了古典时期瑜伽成为被认可的正统修行方式,但还只是在印度流传。
对一种文化最好的传承,就是走进大众生活。
后古典时期,瑜伽在欧美流传,与近现代文明产生碰撞,医学、体育、艺术相继融入,瑜伽开始流行于全世界。
这才慢慢演变成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现代瑜伽,有着更广泛的普适性。
从古典瑜伽的发展到现代瑜伽的世界流行,是瑜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更是一种多元文化的体现。除了传统的健身、哲学价值之外,还极具美学价值。
不仅体现在肢体线条上,更主要的是音乐,以及被音乐打开的内心对美的感受力。
瑜伽音乐,是瑜伽与音乐疗法的结合。
乐疗法在西方被称为一种“绿色疗法”,在二战期间治愈了很多受伤的退伍老兵。在我国亦有2千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称之为“五音疗疾”。
音乐的加入,让人在练习中能更快的进入安定平稳的状态。肢体在韵律中自由伸展,身体线条成了无声的音乐,而音乐的节奏、旋律成了有形的动作,对内心体验起到桥梁的作用。
音乐是瑜伽的承载者,让人跳出心灵的限制,更好的回归角色。
瑜伽与音乐的共适
在一呼一吸间通透
瑜伽音乐讲究旋律、状态、空间的结合,是可以让人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下迅速补充能量,回归自信富足的生命状态。
它可以是旋律优美、细腻温存令人听之似入云端,有悠闲自得之感;也可以是清淡和平、与世无争的乐在其中。或抒情或平静,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思想不感兴趣,只求重寻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让人进入静心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练完瑜伽后轻松且精力充沛。
▲ 走入大众
我们最常见的瑜伽音乐就是在瑜伽课堂上,习练时的轻音乐,这是大多数练习者最常接触到的瑜伽音乐类型。
这里的音乐多为舒缓、柔美、祥和、悠远的纯音乐,在动作上随着音乐律动去探索自己的极限边缘。能帮助习练者摒弃杂念将意识往内收摄,更专注的去观察呼吸、观察内在的自己,
GONTITI的音乐在瑜伽课堂,温柔且治愈。
这是日本非常老牌的吉他二重奏,在日本疗伤音乐潮流中,颇具领导先驱地位。他们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在音乐中加入爵士、Bossa Nova曲风,复古又新潮。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音乐:GONTITI - 映画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朝音乐:GONTITI - 映画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这两首是GONTITI为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配乐。曲子听起来简单但很有味道,像是平平淡淡的小日子里藏着各种小确幸,很多不喜欢听纯音乐的人都说被触动到。
听GONTITI的歌练习瑜伽,会有一种踏入原始山林的错觉,在山神的守护下全然忘却世俗生活中的纷繁杂乱。
音乐让瑜伽能够更好的走进大众生活,瑜伽也在音乐中被赋予更多的精神意义,有了更广泛的传播空间。
细微处见真章,如果再细究下去,还会发现瑜伽音乐还有其自身更深的文化基奠:唱颂。
▲ 走进心灵
最常见的唱颂就是很多瑜伽老师会在课前或课后带领大家唱的三声OM,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音律。
它是古老的梵语音节,意指宇宙诞生的初音,通过声音让我们与最原始的创造力链接。
如果你的发音准确的话,这个声音应该是从盆底肌往上一直穿过头顶的,让能力充满全身,平静溢满身心灵。
OM音乐:Meditation House - OM
唱颂是古老修行流派的重要体系,既是冥想的方法之一,又是瑜伽的重要分支——曼陀罗瑜伽,能够把人引向觉悟、慈悲和完全的超脱。
因此瑜伽音乐人也被称之为:精神音乐大师。
Snatam Kaur,精神音乐大师,出生在印度瑜伽士家庭,是昆达里尼瑜伽音乐的第一把交椅。她的音乐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疗愈音乐,清澈却又丰富,光滑而又温暖,轻灵却不失力量。
Mere Raam音乐:Snatam Kaur - Ras
唱颂最大的特点就是歌词无限循环重复。你无需弄懂这些梵音,只需打开耳朵知觉,让它渗透到你的内心产生一种共鸣的回音。
就像这首歌,只有一句歌词“Mere raam”,便足以让人听出五味杂陈。更有甚者会在高潮响起时突然哽咽,产生一种直击灵魂的悲戚 ,却不知悲从何而。但当音乐结束之时,悲伤随之散去,迎来的是内心的轻盈与富足。
不管是轻柔舒缓的旋律,还是富有瑜伽底蕴的唱颂,它们都是有一个共同特质:干净、平稳、祥和。
像一股温暖和煦的阳光轻抚着情绪,一丝一丝,一寸一寸穿透听者的内心,在一呼一吸中放下不安、痛苦、纠结、忧愤、茫然、焦灼的执念,唤醒最本真的自己。
当你能够放下所有的事,融入瑜伽,融入音乐的意境,去感受自己的呼吸,你会惊叹:原来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绚烂,而在它的平和。
心间万物沉寂,宁静、祥和。
为生命做减法
或许你没时间练瑜伽,但听瑜伽音乐这件事值得一试。
在快节奏生命里尝试慢下来,把自己融入瑜伽音乐的情境中,慢慢去柔和自己的呼吸、放松肌肉。借助瑜伽音乐,将精神的平和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把心里的大石头搬开,把身体的紧张和束缚忘掉,为生命做减法,发现真善美。
当然,瑜伽也绝非是瑜伽垫上的体式,大到精神上的身心合一,小到每时每刻的一呼一吸,都可以是瑜伽修行。
殊途同归,瑜伽是修心,音乐又何尝不是呢?
服务于人类回归天真,才是音乐的最终本质所在。天真的人才会有充盈的能量去探索这个世界。
来源:Rubyoung如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