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文化提倡“身”与“心”的和谐,达到身心健康的夙愿。
随着瑜伽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瑜伽运动也越来越关注,瑜伽产业已经遍布全国。我们对瑜伽的研究不仅仅要停留在“身”的层面,利用瑜伽的某些功能来满足人们的诉求,这仅仅是瑜伽功能的建构,只是瑜伽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的视角探析瑜伽运动对“心”、“灵”的教育意义和文化认同才是瑜伽运动的核心价值。
通过瑜伽运动达到身体健康,以瑜伽为教育手段来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在发展瑜伽“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向“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更深层次推进。由瑜伽的“功能建构”向“文化认同”发展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主流文化体系意义重大。
对于瑜伽运动历史发展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根据有关瑜伽史料可以把瑜伽运动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近现代瑜伽。
特别是近现代的瑜伽运动,与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相融合使瑜伽运动进入了医学、教育、心理、艺术和体育等领域,瑜伽体系逐渐形成与完善。瑜伽的“全球化”、“地域化”特征越来越凸显。在瑜伽运动“全球化”的趋势下,瑜伽运动也实现了“中国化”。
瑜伽文化是瑜伽运动的精髓,瑜伽文化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瑜伽的功能,瑜伽强大的功能体系是现代瑜伽运动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能量助推器。
利用瑜伽功能来满足个体欲求必须要以认同瑜伽文化为前提,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来认同瑜伽文化,形成传统文化和瑜伽文化的融合,这才是我国瑜伽运动的发展方式,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地促进瑜伽运动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功能建构”才符合我国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方向。
对于瑜伽运动来讲,习练者通过接触和习练瑜伽,对瑜伽的运动形式、特点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认识逐渐深刻,习练者在自身固有文化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接受并认同瑜伽文化,并由此来继续习练瑜伽。这样的习练方式既可以使习练者通过瑜伽功来满足个体“最大化”的健康需求,使接受瑜伽文化、认同瑜伽文化成为可能。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瑜伽健身协会和瑜伽健身俱乐部只注重瑜伽习练者的瑜伽运动的“形式”的学习,通过追求瑜伽运动的功能来获得商业利益,过度强调和宣传瑜伽的功能,忽视了瑜伽运动的“精神”。
对于瑜伽文化没有系统的学习和认识,习练者的瑜伽运动文化素养远远落后于瑜伽运动形式学习,就造成了瑜伽运动“物化”和瑜伽产业“异化”现象的出现,这都是瑜伽文化教育缺失和缺乏对于瑜伽文化认同所造成的结果。
以瑜伽运动为手段,通过瑜伽运动的“功能建构”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瑜伽文化教育。瑜伽文化提倡“身”与“心”的和谐,达到身心健康的夙愿。因此,瑜伽功能建构是瑜伽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
来源:维生素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