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乐器 » 乐器教育新闻 »

古筝凭什么在中国能够经久不衰还越发繁荣?

古筝凭什么在中国能够经久不衰还越发繁荣?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12-27 13:48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古筝凭什么在中国能够经久不衰还越发繁荣?

古筝是从民间发展来的乐器,虽然是民间乐器,但是早就成为了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时至今日,不仅“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盛景依旧,并且作为民族乐器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在世界民族乐器之林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那么古筝这件古老乐器凭什么历经几千年的时光不仅不衰反而愈加旺盛繁荣呢?今天和艺定美好APP小编一起探寻先这个问题的原因吧!

首先自然是历史悠久,具有时光变迁带来的古朴和厚重感。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原名筝,历史上亦有宝筝、金筝、银筝等称呼,是一件伴随中华民族两干多年悠久历史的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江西贵溪崖墓3号墓出土的约公元前6世纪的十三弦筝,是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年代最早的筝,也是我国所见的最早的弦乐器实物。因战国时期流行于当时的秦地(今陕西省),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真秦之声”的音乐风格,所以也把古筝叫作秦筝。

其次是因为古筝自身的魅力。古筝本身在外观形制、定音调弦、音质音色上都独具特色,富有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让古筝成为了一件雅俗共赏的乐器。古筝属于横卧弹弦类乐器,长方形音箱,弧形面板,演奏者将筝平放在桌面或琴架上,将双手置于有固定音高的琴弦弹奏,其自然的演奏姿势使得演奏姿势颇为优雅。

古筝的装饰绚丽多彩,为古筝的外表增色不少。从大量的诗篇有关筝柱的发现就有雁柱、玉柱等等。还有不同色泽的琴弦,历史上出现的琴弦就有五色缠弦、金丝弦、银弦、朱弦、翠弦等等。纷繁的筝体装饰增添了古筝外在的美,使得古筝在拥有古朴典雅的同时又不失华丽的风采。

古筝上用的五音就是我们民族调式中的宫、商、角、徵、羽。虽然是五个音,却能千变万化,海纳百川。运用了传统的五声定弦方式,使得在筝上无论怎么弹都能自成曲调,听起来也特别和谐。古筝不但具有柔美纯正的韵味,还有铿锵明亮的音色。

再者是推动古筝文化发展的社会因素。古筝源于民间,植根在人们的社会文化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艺人创作了许多古筝曲成为了古筝发展的养料,为古筝生生不息的发展打下了根基。同时也由于在民间的流传以及人口的迁移与交流,使其成为遍及南北的普众性乐器,并在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如浙江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客家筝派等等。

抛出民间的基础,在历史上,筝也是许多贵族文人所喜爱的乐器。魏文帝曹丕及其弟曹植对筝非常爱好,尤其是曹丕,他还能自弹自唱。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对古筝也是十分钟爱,留下了许多咏筝佳作,如张衡《南都赋》“弹筝吹笙,更为新声。”

最后要归功于现代对古筝的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筝艺人进入各大音乐院校任职,使古筝进入音乐院校的专业殿堂和音乐厅,让古筝成为了一种规范性的乐器,使古筝无论是在演奏技巧、形制构造、音乐创作等方面都紧随时代,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古筝艺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热爱古筝的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自己一生的心血潜心研究古筝并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才有了古筝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来源: 腾讯网

以上是关于乐器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乐器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乐器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乐器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