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北京市H区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王某认为自己是某选区的选民,但在选民登记阶段发现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公布的选民名单中。王某的下列做法中,符合我国选举法规定的是
A.向H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诉
B.向H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申诉
C.直接向H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判决又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D.先向H区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不服选举委员会处理决定又向人民法院起诉
22.根据我国《选举法》,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A.三分之一至一倍 B.二分之一至一倍
C.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D.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制实行
A.单一的地域代表制
B.单一的职业代表制
C.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
D.职业代表制与地域代表制相结合,以职业代表制为主
24.根据我国《选举法》,对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可以联名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的人数是
A.20人以上 B.30人以上
C.40人以上 D.50人以上
2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
A.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C.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D.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6.国家结构形式
27.人身自由
28.法律保留原则
三、比较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9.试比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自治权。
30.试说明制宪权与修宪权的联系和区别。
31.有人认为,违宪审查即宪法诉讼。请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四、论述题(本题15分)
32.我国现行《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请运用宪法学知识对此条款加以分析论述。
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33.2011年5月,知名网络人士李某(30岁)在互联网上公开宣布参加他所在地的某市辖区的人大代表选举,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和热议。随后又有多位人士均通过互联网公开表示将参选他们所在地的人大代表,由此“公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请问:(1)李某通过互联网公开宣布参选,此举是否能够使其获得正式代表候选人资格?为什么?
(2)假如李某未被选举委员会确定为正式代表候选人,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是否还有其他程序或途径使其当选为该区人大代表?请予以说明。
(3)请结合材料内容阐述我国公民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以上为2014年4月自学考试宪法学真题,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若想获得更多自学考试试题,请关注唯学网自学考试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的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