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平衡理论 B.调和理论C.分阶段变化理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20. 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__________。
A.自陈测验 B. 投射测验C.墨迹测验 D. 情境测验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 知觉恒常性
2、思维
3.离差智商
4. β错误
5.内容效度
6.最近发展区
7. 刻板印象
8. 群体极化
三、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耶基斯一多得森(Yerkes-Dodson)法则。
2.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3. 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4.简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的方法。
5. 简述选择统计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6.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
四、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2. 简述依恋的含义、类型及阶段。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 A 4. A 5. D 6.B 7.C8.B 9. B
10. A 11.A 12.A 13.B 14.C15. B 16. C 17.A 18.C 19. A 20. B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即个体在不同的距离、角度、光线等条件下知觉同一物体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的知觉特征。视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知觉恒常性主要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2、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在思维过程中,人只有在获取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部联系。人的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发展水平的不同,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3.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而不像以前比纳量表所用的智商是和上下年龄的人相比。
4. β错误
又叫II型错误,即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的概率。即为存伪错误。
5.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这种测验的效度主要与测验内容有关,所以叫内容效度。
6.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带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7. 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常常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常常可能作为人们做出行为判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