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离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还有3天,正在为临床医学备考的考生,可以在这几天内,多做几天试题,以便巩固前期的复习及查漏补缺。下面唯学网小编为考生们准备了临床医学考前训练题及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下载下来,认真练习。
[A型题]
1.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3.内环境的稳态
A.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B.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产生动作电位 B.反射 C.兴奋 D.反应
5.应急反应时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增高,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等活动加强,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分泌调节
6.下列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馈
A.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回升
B.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以及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
C.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不足,心排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
D.应激反应中,血中ACTH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持续升高
7.大量饮清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开始增多,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旁分泌调节 D.神经分泌调节
8.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
A.非自动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9.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
A.前馈控制 B.非自动控制 C.正反馈控制 D.负反馈控制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体温调节 B.甲亢时TSH分泌减少
C.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 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钾降低
[B型题]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旁分泌调节
11.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
12.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C型题]
A.负反馈控制 B.正反馈控制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3.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
14.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5.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
16.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
[X型题]
17.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
A.肺的呼吸 B.肾的排泄 C.胃肠消化吸收 D.血液循环
18.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
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 B.胃酸过多抑制胃液分泌
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
19.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
A.排尿反射 B.牵张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20.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非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1.B。血浆与血细胞一起构成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不停地循环,并不断地发生各种物质交换,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2.C。细胞外液(分布在细胞外体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故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体液为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血液由血浆与血细胞构成,血浆只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3.B。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或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并不是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静止不变的。
4.B。产生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的生理特征;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5.B。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肾上腺髓质内的嗜铬细胞相当于交感节后神经元,但它们是内分泌细胞。应急反应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使之活动增强。调节的前半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后半部分属于体液调节,因此为神经-体液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6.C。正反馈是指控制部分在接受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后发出纠偏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先相同的方向变化;而负反馈则是指控制部分在接受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后发出纠偏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先相反的方向变化。因此,判断正、负反馈不能简单依据反馈信息是加强还是减弱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只有选项C符合正反馈定义,选项A、B两项是负反馈,选项D属于非自动控制。
7.D。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引起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由于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对水重吸收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可使尿量增多。由于这种激素是由神经细胞所分泌,因而称为神经分泌调节。
8.C。①非自动控制系统对受控部分的活动实际上不能起调节作用。②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的活动保持稳定。③正反馈控制的特性不是维持系统的稳态或平衡,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受控部分的活动如果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信息反馈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更加加强;反之,则减弱。④前馈控制对受控部分活动的调控比较快速,控制部分可以在受控部分活动偏离正常范围之前就发出前馈信号,及时地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控制,因此受控部分活动的波动幅度比较小。
9.A。因为动物见到食物就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
10.D。按控制论观点,任何负反馈控制系统都应包括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的“闭合回路”,且其调节机制中都设置了一个“调定点”。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K+的排泄和水的重吸收,引起血钾降低,该生理机制中既无“闭合回路”,也无“调定点”,因此不属于负反馈调节。选项A、B、C都是负反馈调节。
11.A,12.B。①唾液分泌的调节属于纯神经性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由食物的色、香、形和与进食有关的环境刺激眼、鼻、耳而引起,非条件反射则由食物进入口腔后刺激舌、口腔黏膜等引起。反射的传出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纤维(走行于第7、9对脑神经中)和交感神经纤维。②寒冷环境的刺激信息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整合,除引起寒战反应外,还通过增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的活动,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所以,这一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3.D,14.C。15.C,16.A。
17.ABC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体内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机体通过肺的呼吸可从外界摄入O2,排出CO2,并对酸碱平衡的维持起重要作用;通过肾的排泄可使绝大多数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这是体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环节;胃肠消化系统在摄取营养物质、保证能源供应方面也十分重要;而血液循环则在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O2和CO2等,以及缓冲酸碱中起重要作用。
18.ABC。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加K+的排泄和水的重吸收,引起血钾降低,其中既无“闭合回路”,也无“调定点”,因此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19.ACD。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防止肌肉拉长)的反射活动,不存在正反馈。
20.ABC。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系统,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均可有反馈调节(具有闭合环路)。
以上是小编准备的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临床医学考前训练题及答案,以供考生备考使用。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资讯,如在职研究生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以及报考条件、相关知识,敬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