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亲子教育 » 亲子教育教育新闻 »

《从出生到独立》:解读亲子教育中的难题,缓解父母的焦虑

《从出生到独立》:解读亲子教育中的难题,缓解父母的焦虑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1-10-9 09:38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俗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从孕育新生命的那一刻开始,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妻就开始为下一代筹谋。

怀孕时担心孩子生长发育是否安好,出生后吃穿用度精心养护,长大后操心学业就业,乃至结婚生子都还在继续为孩子劳心劳力。

在整个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迷雾重重,或是亲子教育出现问题,或是亲子关系出现危机,甚至因为孩子的教育导致家庭矛盾不断演化升级。

为人父母难免爱子心切当局者迷,如何才能看清亲子教育中的问题,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早处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是人生重大课题。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从孩子成长规律的角度指出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并对父母在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分析,全面且详细地解读亲子教育问题。

从建立安全感,到培养好习惯,到处理青春期逆反,再到离家阶段的困难,本书逐一解析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父母如何正确树立养育观念和养育方式、如何处理亲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让父母学会如何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1、建立正确的养育观念与养育方式

在亲子教育中,养育观念和养育方式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父母是否能正确引导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在《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中,作者指出了亲子教育中常见的养育方式及其类型,并重点解读了养育方式的类型、行为表现和重要性。

养育方式类型分别是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

①权威型养育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并给予其帮助的一种养育方式。②专断型养育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的行为都加以保护和监督的一种养育方式。③放纵型养育方式:父母对子女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养育方式。④忽视型养育方式:父母对子女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的回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相应规则控制的一种养育方式。

养育方式带给孩子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即学业成绩、自我价值感、心理健康。

其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缺少温暖的情感和恰当的理解,过多采用惩罚、拒绝和否定的养育方式,则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形成学习焦虑和社交焦虑等心理障碍,程度严重的还会对父母产生反感甚至敌意的情绪。而过度溺爱或过度保护也容易助长孩子的冲动任性。

对于各种养育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作者在《从出生到独立》一书中也给出了改进建议: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更远。

2、全面且详细地解析各个成长阶段的常见问题

《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包含了孩子从出生到独立各个成长阶段存在的心理需求和亲子教育问题,对此作者不但做了详细解析,还对每种问题都给出了应对解决方法。

如婴幼儿时期,高质量陪伴是培养婴幼儿安全感的关键,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总闹情绪怎么办,孩子黏人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都有指导建议。

对于学龄前儿童,孩子害羞怎么办?如何给孩子设定限制?如何应对孩子乱发脾气?如何夸奖孩子?如何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才能?

青春期阶段,如何平衡和青少年相处时的管与不管、孩子想谈恋爱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和网络如何处理、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如何应对、怎样识别和应对孩子的抑郁症、父母离婚如何处理孩子的情感需求等等。

其中,青春期交友和父母离婚是现实生活中最常出现问题,也最难处理亲子问题的两大难关。作者对此也作出了大量的分析和指导。

01、与青春期孩子谈交友

为什么青少年那么在意和同龄人的关系?同龄人的认可是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自己和同龄人的关系,因为同龄人的认可是他们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这是个体心理发育的正常规律,既然是正常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否认或纠正它。

同龄人更容易相互理解,让孩子更有归属感。

青春期孩子如此在意友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感到被理解,感到自己的兴趣、喜好得到了呼应,感到自己被接纳,这会让他们产生归属感。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归属和被爱的感觉是每个人健康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东西。

与孩子沟通交友问题,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六点:一尊重他们的选择,二好奇内在原因,三亮底交友底线,四批评孩子留面,五肯定良好行为,六预防亲子距离。

02、我的父母要离婚

心理应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应激性的反应并形成压力,离婚是儿童心身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有关离婚对儿童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显示,与完好家庭的孩子相比,离婚家庭的孩子在社会性、情绪发展、学业、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均差。

心理学家盖雷贝法克尔认为,孩子是被动接受父母离婚的,无法主导,所以受到的伤害要比父母自身受到的伤害更大。

在《从出生到独立》这本书中,作者将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归为5个阶段,指出了每个阶段存在的亲子难题、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①爆发阶段,是子女刚刚得知父母即将离婚或者已经离婚的时候。

此时他们感到特别痛苦或愤怒,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哭泣难过,或者大发脾气。较小的孩子也可能通过变异性的躯体症状或行为方式呈现,如失眠、躯体不适、不按时吃饭或拒学等。

②否认阶段,是指子女在情绪爆发之后会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否认阶段。

不承认父母离婚对自己的影响,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常说“他们离婚对我没有影响啊”“离了挺好的”“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否认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恐惧和无助的情绪,不愿意承认家庭即将面临解体会带来的后果或伤害。

③回避阶段,是指子女觉得父母离婚已成定局,自己无力改变后,会对伤害性影响采取回避措施。

例如,放学后迟迟不愿回家或者在家之外的场所停留的时间较长,不愿意与父母同处一室。年龄大一些的子女,可能会出现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等行为。

还有部分孩子可能变得忙碌和有计划,学习更加努力,或者乖巧懂事。他们用这些方式暂时规避和隔离内心的痛苦。

④解决阶段,子女会对家庭的未来进行思考。

例如,住在哪里,愿意和谁一起生活,对父母的要求和期待,等等。渐渐地,子女对离婚后的家庭生活会充满渴望。

⑤新生阶段,是指子女在家庭重组完成后选择以全新的方式和家人一起生活,逐渐适应新的家庭结构。

心理成熟的父母才会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地说分手是成年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一旦家庭中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或者双方决定离婚,如何健康地说分离才能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

只有夫妻能够接纳分离,子女才会逐渐接纳。

父母即使无法再做夫妻,但是永远都可以做好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让子女觉得某个家庭成员是家庭解体的罪魁祸首,更不要让子女觉得自己是离婚的原因或父母的拖累。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不是离婚与否,而是离婚过程中的压力和冲突,从这些压力和冲突中,孩子也会学到如何处理一段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他来说是一笔财富。

亲子教育是父母半生心血的成果,也是关乎孩子整个人生的课题,需要我们从始至终的精心探索和守护,愿每个父母都能多努力一些、多学一些,多了解一点,多耐心一点;不枉顾为人父母的初心,也不辜负孩子明亮的内心和精彩的人生。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