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讨好”,是父母最失败的教育
大家都了解,“讨好型人格”的人会生活得很累以及不开心。
他们会优先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需求,只为了配合别人。
他们会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且他们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让别人不开心。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会讨好自己的父母了。
01
在一档亲子节目里,有一个孩子就是经常讨好父母。
那个孩子从来不会跟自己的妹妹争,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妹妹,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和妹妹玩或者拍照,没有顾及到他,他也从来不发脾气。
在妈妈说要带妹妹去旅游,但是自己因为最近成绩不好只能在家里补习。那个孩子也会说:“你们带妹妹去吧,我会在家好好学习的。”
但是一个小孩子,肯定是希望自己可以去玩的。
还有一次,家里在吃饭,妈妈让他关一下煤气,可是他碰到了煤气的报警装置,小孩子被吓到了。
可是这个时候,他的爸爸没有安慰他,反而是质问以及指责。
妈妈过来阻止,可是孩子却说是自己的错并且向爸爸道歉。
嘉宾们看到了都十分感叹于孩子的懂事,其中一位问到,如果妈妈没有安慰会怎么办?
孩子说:“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其实孩子最后说到,自己也觉得委屈,不想起来就没事了。
还说到,其实他也希望爸爸妈妈多关注自己,也带自己一起玩,也多喜欢自己一点。
其实孩子自己也会委屈难过,但是为了让父母多喜欢自己一点,他们选择不说出来。
02
很多孩子不会当着父母的面闹情绪,哪怕自己没做错什么,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家长面前保持自己的好形象;并且去做父母希望自己做的事。
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来,孩子变得愿意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孩子的人生就会少了很多幸福感。
可能父母会觉得,孩子本身就懂事,听父母的话,难道是不好的吗?例如: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很累,去帮妈妈分担一些压力。
这两种情况肯定是不同的,孩子不仅在让父母开心,同时也关注了自己是否想去做这件事。
孩子一味地去顺从自己的父母,并且自己是在不愿意的情况下,也没有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就是一种不好的情况。
孩子心里所想的和他们做得不一致,父母就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有做错的地方。
那孩子讨好别人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有两点:
霸道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去操纵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没有缺点的,所以用高要求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旦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或者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更加严厉的去打压自己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只要自己做到父母所要求的事情,,父母就会多爱自己一点。
所以,孩子就会努力的去达到父母的要求,从而忽略自己的需求。
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会产生空虚感,是因为自己心里的欲望没有被满足。
由于害怕自己做的不好,父母会不满意,所以就对自己产生怀疑。
孩子一旦压抑的久了,就会迎来奔溃。
电视剧《小舍得》里,颜子悠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家长。子悠在小学时,为了让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他的妈妈用尽所有办法,一味的让孩子上补习班,孩子没有了自由。
子悠为了让妈妈开心,也一直听从*想法。
最后,子悠有了严重的抑郁,并且他觉得妈妈只喜欢那个考了第一的自己。
不和睦的家庭
父母关系的不和谐,会导致孩子变得爱讨好父母。
孩子对父母的情绪的变化其实是可以感知到的,孩子会害怕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让父母不开心。
不和谐的家庭,孩子心里会觉得不安,害怕自己父母都会抛弃自己。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希望自己可以让父母关系变好,觉得自己成为父母所希望的好孩子,父母就会因为这个高兴,就不会吵架了。
曾看到一个评论:
“小时候,家长经常吵架,自己就会害怕,害怕有一天父母会分开,所以我一直就乖乖的,就为了让父母高兴一点。可是自己心里的难受和痛苦从来没有人可以体会。”
父母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传播太多的负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让孩子担惊受怕。孩子不应该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而委屈了自己。
孩子心里承受不属于自己的压力,限制了自己的成长。
03
在和谐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孩子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孩子为了父母的高兴,而去隐藏自己的情绪,是父母的不对,也会成为孩子心里的创伤。
父母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高兴,就让孩子承受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应该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让孩子可以表达真实的自己。
孩子为了父母可以多关注自己,以及获得父母的爱,所以对父母讨好。父母应该在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多多给予孩子关心。
总的来说:
要学会去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不要一味地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
孩子的情绪家长也要去理解,而不是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孩子做错了某件事,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打击孩子。
孩子不应该为了父母的情绪而委曲求全,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
家长不用去羡慕孩子的懂事或者是听话,这样反而应该去回想自己平日与孩子的相处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孩子如果会在家长面前无忧无虑地展现自己真实的情绪,家长应该高兴,至少孩子相信你。
来源:网络
以上是关于亲子教育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亲子教育信息,第一时间了解亲子教育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高亲子教育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