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选择正确的方式避免急于求成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过人,拥有超群智力的同时,也能够拥有超越同龄人思维的能力。
所以很多家长都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寻找大量的资料,试验着各种能够激发孩子潜能的方法,可是这些方法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就会出现南辕北辙,本末倒置的结果。
很多家长都听过“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这样的教育宣传理念,加之网络发达,有很多渠道可以让家长获取到激发孩子潜能的工具和方法论。
于是便在简单的学习后,就急不可耐地运用到孩子身上。这些种类繁多的工具和方法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受用的年龄段有很大区别,所以在激发孩子潜能的同时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地顺应孩子的发展。
01过度开发孩子潜能的行为主要有哪些所谓过度开发孩子的潜能,是指对孩子的培养超越了他的年龄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孩子中学之前,这段期间,家长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以及他的综合能力,通过报名兴趣班和使用相应道具或者教授孩子方法等形式,让他提前接触很多技能。
以为学的越多会掌握得越多,响应所谓的技多不压身。有些家长在孩子一岁之后便急于教他认字,还会带他去早教机构,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因为在孩子没有上幼儿园之前,每天都有大量闲余的时间,如果家长的时间和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就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学业上的压力并不紧迫,很多家长认为这段时间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关键时期,一方面孩子的智力在飞速发育,另一方面他的学习能力通常很强,精力也非常旺盛。
这也给家长开发孩子潜能一些信心,细心观察会发现,社会上大量的教育机构和身边的家长都在此时期给孩子选择一些开发潜能的课程。
02过度开发孩子潜能的后果家长急于迫切地开发孩子的潜能,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要注意过度开发的后果。如果超越了孩子阶段性的能力,过度开发,就会导致他对未来产生抵触的情绪,虽然可以短期看到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比如教孩子过早地识字,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高强度的练习也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
一旦让孩子将培养识字能力看成是一种负担之后,他在上学之后就会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对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
再比如过早教孩子外语,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外语是一门语言,在教授过程中需要语境的配合。
如果只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没有注意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际的运用,他就会丧失对外语的兴趣。
尤其是家长并不精通外语,而是借助学习工具让孩子接触外语,当家长给他的压力过大时,就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
有些家长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给他做大量的数学练习,甚至在上小学之前,就开始让孩子接触小学课本。
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让孩子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和知识,但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很可能与学校相冲突,会让孩子带着固定的思维接受学校的内容,这就给孩子正常入学造成了一些困难。
除了关注孩子学业上的能力开发之外,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名兴趣班,认为这些兴趣班能够间接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理解能力,几乎将孩子的时间全部排满。
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确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优势和帮助,但也要注意强度和数量,否则孩子会难以消化,这就造成了浪费。
03怎样正确开发孩子的潜能家长的这些心理都与关于孩子成长的焦虑有关,希望借此能够给孩子一个优越的条件,但是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正确的方式方法,不能将好事变为坏事。
开发孩子的潜能要循序渐进,因为任何能力的增长都是积累的过程,关于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反复地练习,让量变产生质变。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提前教孩子识字,外语和培养思维能力,但是一定要寓教于乐,要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潜能。
在识字上,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反复阅读同一个绘本,并且完全按照绘本中内容阅读的方法,让孩子在反复中积累识字量。
在外语培养中,家长除了借助教育工具之外,也要同孩子一起学习,并且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他将外语真正变为第二语言,同时也要注意单词量的积累,若没有外语环境的条件,就不要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压力。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使用游戏的方法,家长也要陪孩子一同玩耍,这样他才不会将此看成是一种负担。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这种兴趣爱好的好处,让孩子从内心中接受这种培养,是提升自己能力和乐趣的途径,而不是一种压力。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之后,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行为习惯养成。
因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家长若能在此时期给孩子培养优秀的综合能力,他就能够形成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他今后的学习之路十分有帮助。
来源: 网络
以上是关于智力开发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智力开发信息,第一时间了解智力开发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智力开发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