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干什么?怎么干?
安全员履职清单
安全员的主要日常工作是检查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出处理,进行安全技术监督检查,进行安全教育等。
(一)建立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综合管理方面,安全生产总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奖惩、设备检修、隐患排查及控制、事故管理、防火、承包人合同安全管理、安全值班等制度。
2、安全技术方面,特种作业管理、重要机械设备管理、危险场所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
(二)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作出处理
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2、应会同项目管理人员研究整改方案,做到“三定”,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
3、对于整改的结果应进行复查、销案。
4、现场处置,主要方法有三种,即限期整改、禁止作业、处罚,这三种方法有时可以合并使用。
(三)主要内业工作
内业主要包括分析安全管理相关技术数据,及时汇总并填报定期安全报表;收集、整理、完善安全内业资料。
其中安全内业资料是内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1、安全组织机构情况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考核资料
4、安全检查资料,包括隐患整改资料。
5、安全技术资料:包括生产计划、安全措施、安全交底资料和重要设施的验收资料
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安全交底书和安全操作规程。
7、班组安全活动资料。
8、安全奖惩资料。
9、有关安全文件和会议记录。
10、伤亡事故档案。
11、人员动态管理台账、特种作业人员的登记台账。
12、消防物资台账及日常检查记录。
13、机械设备台账及日常检修记录。
14、与各劳务分包的安全协议等。
安全员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堵与疏的有机结合
安全员日常重要工作和主要目的要经常发现、指出问题,“堵”住事故发生的途径和趋势,同时,更要指出解决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
2、群策群力保安全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生产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部门和人员及施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单靠安全专业人员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必须努力发挥全体人员的作用,形成安全监控网络。
3、正确运用奖惩权
奖惩权是安全员的三大权利之一,只有运用好了这项权利,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起到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
4、日常工作与思想工作相结合
经常地与职工尤其是现场作业人员工交流、沟通、交心,了解、分析职工的思想动态,使思路和措施更容易贯彻和实施,努力将工作做的全面、深入。
5、重点抓好基础安全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要把重点放在抓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日常安全基础工作上,要注意基层工作,尤其是班组安全建设,因为安全的一切工作都需要基层来落实。特别是要开展好群安员工作。
6、要争取领导的支持
安全员应努力成为领导安全方面的好参谋,要及时地把现场的安全情况和出现的新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提出相对比较成熟的意见或建议,供领导决策。有了沟通就容易取得支持,一些好的建议就容易付诸实施。
7、遵守制度、身体力行
有的安全员平时不注意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做到,比如说经常忘记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的所谓“小节”,而要求职工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缺乏约束力。
安全生产的护航者
如何用好安全履职清单?
《安全生产法》—悬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近,各企事业单位刮起了“安全责任清单”或“安全履职清单”风,心想,这股风可千万别疯啊?!类似的例子:一阵风、运动式的管理,还有大……、大……活动等等,更不敢疯起来让人抓狂、让人无语。
新《安全生产法》今年9月1日生效,标志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时代来临,安全不再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给企业的时间不多了,给企业负责人的时间也多了,给安管人员的时间也不多了。新安法配合《刑法》(修正案),安全生产履职不到位将面临刑事处罚。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法律先行一步
新安法第四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第十九条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也修改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新安法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划分更加明确,增加了“三管三必须”原则,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举例: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有很多其他副职,比如,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得不到位,分管人力资源的副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长是要负连带责任的。再比如,分管财务的副经理和财务处长,因安全投入不到位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还有分管规划、技术、基建、装备的领导们都可以自行对号入座,这就是“三管三必须”。
面对法律的制裁和政府举起的大棒,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是否感到阵阵寒意?怎么办?如何能够尽职免责?这,成了大家心头悬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图索骥列清单
对企业而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落实专业部门安全责任,加强专业部门的专业安全管理。对个人而言,难点就是如何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和履行安全职责。
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专业部门对所辖业务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专业安全管理的职责、权限、考核内容,推动专业安全管理。
1.工程管理部门:要全过程参与新(改、扩)建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试运行、验收等各个环节,辨识风险,提出管控措施;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风险评价和管控措施的落实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商、分包商的资质审查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其子(分)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承包商、分包商的安全监管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和适宜性负责;按照权限分工对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及相关承包商出现的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2.生产(含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对开停车、生产运行、生产方案调整等生产过程的安全负责;对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的制修订和适宜性负责;对操作规程、工艺参数、工艺交出和开停车方案的有效性负责;对新技术应用的安全负责;对专业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对所辖业务内发生的变更负责;对所辖业务的承包商安全管理负责;按照权限分工对生产运行、工艺技术等事故事件技术进行调查处理;生产调度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负责。
3.物资管理部门:对设备、动力、电气、仪表、建(构)筑物、特种设备及安全、消防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负责;对专业范围内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验收等过程负责;对设备检维修过程的作业安全负责;对专业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对租赁和处置资产的安全管理负责;对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维护检修规程的制修订和适宜性负责;对安全仪表的功能安全有效性负责;对所辖业务内发生的变更负责;对所辖业务的承包商安全管理负责;按照权限分工对设备、电气、仪表等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专业部门既要履行岗位职责,也要履行安全责任,完成所谓的“一岗双责”。专业部门安全责任的内容,一定与风险控制有关,与风险无关的他们一定不“感兴趣”。
三、落实“三管三必须”的好帮手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一个载体,那就是“安全责任清单”或“安全履职清单”,也有叫“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的。总之,就是各级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把自己的安全职责和怎样管控业务安全风险转变为相应具体的工作清单,然后落实到对应的每个周期时间里。
高层领导可以按年度来做计划表,把这一年需要做哪些安全工作列成清单,然后再分解到对应的季度,有哪些是每个月都要做的事,有哪些只需要个别月份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同理,制定季度或月度个人安全履职清单,再把具体的工作行动分解到对应的某一周里。
首先,要设计好,规划好。
策划环节,要按照“工作全覆盖、责任不留白、权利不交叉、人员不遗漏、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在设计责任清单的时候,使用表格式的清单,列举清楚岗位责任及对应的具体工作,完成工作的具体周期或频次,要明确工作完成标准以及完不成的考核标准,要明确工作履职痕迹的要求等等。
实际工作中,往往会过犹不及,为什么呐?怕遗漏责任就给好几个人都安排上,造成了出事了大家都有责任,不是这责任就是那责任,到最后责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杂。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企业一把手或某个领域的负责人,给你列了二十几条责任,每条责任又对应三五项具体工作,都没有时间跑市场、搞生产、抓质量、降成本和增效益了,那这个企业也就快凉凉了。你让他天天下现场检查?不懂专业只能造假或提一些皮毛问题惹笑话;你让他查违章?没时间只能是属下代劳落埋怨。其实,一把手在关键时刻发挥一下作用就行了,那就是给安全部门撑腰!这,就足矣。其他级别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如此。
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和工作多一些,毕竟你是吃这碗饭的,不管是策划还是组织,不论是评价检查还是帮教督促,再多的工作也不应该有怨言。但讨就讨厌在,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后面都会有一条兜底条款,就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不是不可以,但现实情况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在完成这最后一条工作任务,其他的体系管理抛之脑后,流程机制形同虚设,完美的解释了“人治”和“领导至上”。所以,别自作聪明的总给领导安排会议,领导开会总得讲话,讲话总得安排工作,安排工作总得创新,那这些个“领导交办的任务”就会变成会议纪要,就会变成重点工作,就会变成专项整治,就会……,总之,就是会扰乱我们的正常工作!!!
其次,要落实好,记录好。
工作贵在落实。在企业,执行力就是生产力。工作策划得再好,没人落实,工作落不了地都是白搭。因此,履职清单就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车间主任“对岗位员工要进行安全培训”的责任,不如变成“每周参加班组周三安全活动,根据重点工作提前准备针对性培训教材,随堂抽考安全应知应会内容”可执行性好,这简单一句话,将车间主任落实安全培训的时间(周期)、培训内容、检查方法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好执行也好检查。
而车间主任的履职记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如,在本人的工作日志中进行记录、在班组周三活动本上记录并签字、在单位微信群中发布信息、在职工听课笔记中也照样能找到车间主任的讲话内容等等等。万不可搞形式、走过场,做了假没效果,自己骗自己没意思,骗上级也迟早露馅。实实在在落实比认认真真造假,更受大家欢迎。
第三,要检查好,评价好。
检查是工作落实的指挥棒,检查内容就是落实的方向,考核的重点就是工作的重心。这话说的没错,在PDCA循环中,C(check,检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虽说人性本善,我们应该相信领导干部的觉悟和能力,但失去了监督和检查,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检查,一要检查工作是否开展,二要检查效果的好坏,三要检查是否还有改进空间。
工作是否开展比较简单,只需要提供履职记录即可,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效果。简单粗暴的评价就是看资料,检查的人轻松,落实的人放松,职工们都说你是瓜怂!因此,要有一个敢打敢拼的队伍,还要善于斗争,这不仅取决于个人素质和能力,还取决于这类人的地位,试想,为什么一个五品的大臣敢去查办一品甚至是皇亲国戚?秘密在于有“尚方宝剑”,有“密诏”,有直接对话“一把手”的渠道,有“一把手”的信任。
最后,要激励好,督促好。
安全文化氛围还不太浓厚的企业,管理人员自觉工作、主动担责的意识还没有养成,那必须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引导。此时的管理人员要进行评价、打分和排队,对先锋模范进行奖励,引导大家向先进看齐,要让大家看到工作做好的好处。对于安全管理已经初具规模,安全文化普遍深入人心,评价则是解决落后的一小撮人,对这部分人不但要实施考核,还要让他们“红脸”“出汗”。奖惩力度一定要跟上,奖要奖得心动,罚要罚得心痛。多少就能让他们心动和心痛?一般认为,占到个人绩效的25%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当然,更有用的还有“帽子”和“位子”,这个是重锤,不能轻易使用,否则大家会觉得因为一件小事能随随便便被免职、降职,而对这样随性的管理文化有了免疫力,最终导致干部们不太珍惜岗位的尴尬局面了。
奖罚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还必须要辅助教育和帮助的手段,让大家明明白白干事,轻轻松松履职,高高兴兴的配合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完成工作也是要有一定的手段,如对重要的事和重大事故隐患要进行挂牌督办,按照“五定”(定项目、定措施、定标准、定责任人、定时间)的原则,实行销号管理。
来源:网络
以上是关于安全员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安全员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安全员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安全员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