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人大代表再次建议“取消公务员35岁门槛”,网友沸腾了
“两会”拉开序幕,每年到这个时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一向备受关注。
因为,他们是代表广大老百姓,将地方的声音和诉求传递给党中央。
一旦这些议案和提案通过,就会形成新的法律和政策方针,施行全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在受访时表示:今年会再次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
由此,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议论。
那么,“公务员35岁门槛限制”这项招录规定合不合理呢?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个问题。
01
为什么公务员会有35岁门槛限制?
要分析该规定合不合理,首先我们要搞懂它是怎么来的,而该项规定制定的依据又是什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公务员考试的。
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人就知道,以前高校和中专毕业是有分配工作的。
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于特殊历史背景的一种人才分配制度。
所有高等院校毕业生统一服从国家安排,哪里有需要,你去就去哪里。
比如我们熟悉的张桂梅老师。
1990年从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就和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
直到1994年,才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而毕业包分配的制度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以考试录取国家公职人员,那必然要先有一套考试录用规定。
对谁能考、怎么考、考什么等问题制定一个准绳。
所以,在同年6月,人事部出台《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而在这项《规定》当中,就有这么一条:报考公务员必须身体健康且35岁以下。
该条规定,也就是今天公务员招录条件中35岁年龄限制的由来。
那么,当时国家是怎么考量的呢?为什么要设置年龄上限?为什么上限是35岁,而不是45或者说55呢?
这其中的依据是什么?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任何一项面向全国的规章制度,都不是一拍脑而决定的,而是经过严谨的社会调查和对国情的慎重分析。
35岁门槛限制,其实从侧面反映了,在当时,国家对干部年轻化的迫切要求。
为什么要年轻人呢?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不比这些愣头青香?
其实并不是不香,而是他们太多了,多到已经影响到了国家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自建国以来,国内因缺乏健全的退休机制,导致国家干部的整体年龄呈上升趋势。
到改革开放后,全国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已经严重老化,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问题更是严峻。
一旦老一辈撒手人寰,新一辈没有培养上来,那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就会出现大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就开始倡导“干部年轻化”。
并且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当中,将其写入党章。
除了年轻化这个因素外,当时国家对干部队伍还要求“知识化、专业化”。
这其实也间接影响了公务员招录年龄上限的设定。
众所周知,中国在六七十年代,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几乎整个社会处于瘫痪、无序的状态。
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才培养,出现了断崖。
等到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重新恢复秩序。
过去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渐渐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化和专业化更多是与新一代大学生挂钩。
所以,35岁限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新一代大学生开路,便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当中。
02
35岁年龄门槛合不合理?
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公务员招录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是存在合理性的。
但是如今的中国,早已告别了那个时代。那么,该项规定,是否又适用于当下呢?
其实,在2005年,国家颁布了一项重要法案,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
在该法案当中,并未对公务员年龄的上限做规定。只是指出:公务员的年龄要在18岁以上。
虽然在该法案颁布后,国家人事部在2007年废除了原来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
并且依据《公务员法》重新制定《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
但在公务员年龄一条当中,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8岁以上这一限制条件。
也即是“18岁以上,35以下”。
这种操作,严格意义上来讲,欠缺合法性。
为什么呢?
学过法律的朋友,应该很清楚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这实际上是一种下位法抵触上位法的行为。
我国《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要根据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人事部出台的《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属于部门规章,其效力,要低于属于法律范畴的《公务员法》。
这也就意味着,《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里面的相关规定,不能够和《公务员法》的内容冲突。
否则就属于对上位法抵触,从而丧失合法性。
这一点,其实在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王全就在《关于取消公务员录用以35 周岁为上限的建议》中提到过。
除了合法性上解释不通外,对于公务员35岁门槛限制,还有不少质疑点。
从近些年来,社会上的反馈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公务员35岁门槛限制,是否是年龄歧视?有没有违反公正、平等的原则?
2005年,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即“杨世建诉人事部案”。
该案也被称为“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歧视第一案”。
杨世建,本人系四川大学法律硕士,但因超龄94天,被排除在公考大门之外。
由此一纸诉讼,状告国家人事部。
他认为:
人事部违反了《宪法》关于“公民人人平等”、“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劳动法》第三条之规定,侵犯了35岁以上公民的平等权和劳动权,构成就业歧视。
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法院不予受理。
其次,从人才选择上,35岁门槛限定是否存在科学性?
在网络上一直存在这么一种声音,认为年轻人的工作效率以及培养价值,要比35岁以上的中年群体要高。
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史蒂夫·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当中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一家大型电脑硬件连锁店的1个分店全部聘用了50岁以上的员工,并与其他5个聘用更年轻员工的分店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全部为50岁以上员工的分店,其生产率明显高于2家对照店,而与其他3家对照店的成绩相当。
其实,年龄更长的群体,在工作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比如经验更丰富,工作状态更稳定,心理上更成熟等。
当然,并不说年长者就比年轻人更具有优势,只是不同的年龄段的群体,会展现不同的职业特性。
此外,人才也不以年龄为划分,社会上35岁以上的人才,比比皆是。
公务员录用限制35岁以下,其实就是将这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这对于国家来讲,是不是也是一种人才流失呢?
最后,从社会影响来看,公务员招录设置35岁门槛,对整个社会是否会产生示范作用?
就当前的职场环境来讲,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有年龄方面的限制,而且将上限设置在35岁。
在2010年,民间公益组织发布了一份《深圳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
在深圳103个行业的1560家用人单位中,接近40%的企业对招聘人员的年龄进行明确限制,在设定的年龄条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岗位要求在35周岁以下。
企业年龄门槛,是否存在参照公务员年龄门槛的情况,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
但如果将来有一天,整个社会呼吁企业不能设置年龄门槛,那么这些企业必然会拿公务员年龄门槛说事。
综上,就当前的社会环境来讲,公务员招录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在合法性和合理性上尚存在很多争议点。
03
写在最后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并非中国独有。
其实纵观其他国家在公务员招录的规定当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国家在年龄这块没有太多的限制,一般只是规定年龄下限。
比如美国:
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对联邦就业的年龄限制规定:
通常联邦工作的申请人必须满足18岁。
不过在某些职位,例如执法部门,通常有最高入职年龄规定,通常在34岁到37岁之间。
再比如英国,他们在公务员录用上,几乎不对年龄限制。
英国《公务员管理守则》中规定了公务员机会均等的政策。
即所有合格人员享有平等的就业和晋升机会,不得基于年龄,残疾,性别,婚姻状况,性取向,宗教或信仰,种族,肤色,国籍,族裔或民族出身等方面进行不公平的身份歧视。
除了这些欧美国家外,我们周边国家,例如韩国。他们的公务员录取,也只是限定了最低年龄条件。
韩国公务员考试分为3个级别:
大学毕业水平的5级考试;两年制大专毕业水平的7级考试;高中毕业级别的9级考试。
根据韩国《公务员委任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考试年龄为:(1)7级或以上:20岁以上;(2)8级或以下:18岁。
当然,举这些例子,也并不说其他国家的制度就更好。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一定是要符合本国国情的。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考大军当中。
也由此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公务员相关制度的关注。
如今,“公务员招录年龄门槛”问题再次被重提。
相关议案,是否能够在今年的“两会”当中得到通过,我们并不知晓。
姑且,就将答案留给时间。
相信国家会权衡好利弊,对该问题进行慎重考量,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来源:晚睡世界
以上是关于公务员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公务员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公务员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公务员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