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礼仪 » 礼仪教育新闻 »

现代社会,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学“老掉牙”的礼仪?

现代社会,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学“老掉牙”的礼仪?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10-11 16:32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礼仪呢?礼仪太刻板了,每天让孩子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不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吗?

我想,有相同困惑的家长不只她一位,就连小七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处现代社会,大家都在强调自我、自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学习“老掉牙”的礼仪。

礼仪并不“老掉牙”

首先,我想和大家明确一点——礼仪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时代变化而变的。

《弟子规》大家都知道吧,清代的启蒙读物。

里面有一句“亲有疾,药先尝”:亲人有病,喂药的时候你要先尝一尝。

按照一般的理解,那是不是说家里有人生病了,我们就一定要替他们先尝一尝呢?

如果是治疗精神疾病的药,或者刺激性的药,会伤害到自己的,也要先尝一尝吗?

其实大可不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是不能随便吃别人的药的,更何况现在很多药都做成了药片或者胶囊的样式,减少了服药的“痛苦”。

“亲有疾,药先尝”的核心是要我们体谅亲人的痛苦和需要,能够为亲人着想。

比如水太热了就晾一晾,药太苦了就准备一颗糖等等,不是要求你一定去“尝药”。

所以我们学礼仪是要看它的核心是什么,掌握了这个核心,然后在具体的环境中去变通。

而不是刻板的去复制具体的行为动作。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礼记》中提到“鸡初鸣,咸盥嗽”:公鸡开始打鸣的时候,用咸的东西洗手漱口。

对应现代生活,就是早上洗漱。

只不过,以前工具不多,是用咸的东西洗手漱口,而现在随着科技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用洗手液洗手,牙刷牙膏刷牙。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具增多,具体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早上洗漱的核心没变,都是要讲究卫生,整理仪容。

学习礼仪并不是照搬古代的行为,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做出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动作。

所以说,刻板的不是内容,而是我们的想法,错误的把具体的行为当做准则,忘记了礼仪的核心。

我们总说要传承传统文化,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但真正做到传承的却没几个。

为什么?

因为我们要传承的是精神核心,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外在形式。

学礼也一样,礼仪的发心是自律、利他,但“发心”不好教,“形式”却好学。于是,教人“形式”的遍地开花。人们只懂得套用这些形式,必然就造成了刻板。

真正的礼仪,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并不“老掉牙”,“老掉牙”的是不肯改变的外在“形式”。

礼仪约束人们的行为

但并不限制人的自由

礼仪最被诟病的一点,就是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特别是孩子。

那我们就先来说一下“自由”。

什么是自由?

是遵从内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

那如果孩子想不吃饭就不吃饭,想不睡觉就不睡觉,想不上学就不上学;如果大人想不干活就不干活,想怎么开车就怎么开,不管红绿灯,想插队就插队,想要钱就抢钱,想杀人就杀人……

世界会乱成什么样子?

社会不能随着人的本性随意发展。如果那样,最终人发展不起来,社会也发展不起来,甚至灭亡。

所以,我们说的自由,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不妨碍别人的自由。

人是社会中的人,在集体中生活,就要遵守集体的规范,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礼仪恰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比如:买东西要排队,不随地吐痰,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它维护着社会秩序,将社会活动纳入了一定的轨道。每个人都遵守集体的规范,既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社会良好运转,这样每个人才会有充分的自由。

所以,礼仪是规则,是普世的约定,而不是枷锁。

礼仪要从孩子教起

现在的青少年中,有的满口脏话,有的不尊重老师,还有的总是顶撞父母……有教育界人士对此评价到:“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只‘知书’却不‘达礼’者多。”

追根溯源,都跟小时候所受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7岁以后,孩子的行为习惯,品格修养,各种能力等基本就定型了。

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如果7岁之前没有好好培养孩子的行为,那么之后产生不好的方面再去纠正就十分困难了。

所以,礼仪教育要从小开始,3-6岁是最好的阶段。

再放大一些来说。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近年来,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逐渐暗淡。

作为礼仪之邦,在国外却一度被贴上素质低、不文明的标签。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礼仪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象征,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孕育出了无数的传统美德,这是先人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需要我们传承。

所以礼仪教育要抓起来,从我们的孩子抓起来。

学礼仪有哪些好处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健全的人必备的素质。

在幼儿园,老师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孩子的礼仪,并不仅仅是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学习礼仪对孩子来说还有以下这些好处:

◇1、培养孩子相应的品格

礼仪并不只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会说“礼貌用语”等,而是用这样的行为去滋养孩子的内心,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等相应的品格。

可以说,礼仪是品格的外在表现,品格是礼仪的内在本质。二者相辅相成。

◇2、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学习礼仪,孩子知道要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自己整理衣服;自主完成作业……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秩序感,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有教养的孩子,往往懂得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但即使不开心也不会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任由自己情绪释放妨碍到他人。

懂得情绪控制,其身心会更加健康。

◇4、懂得尊重他人,人际关系更和谐

礼仪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朋友更多,人际关系更好。

◇5、头脑更灵活

学礼的孩子不是死板木讷,而是脑筋灵活的,因为他们要时刻为别人着想,处处尊重别人,这是很需要花心思的。

我们常说,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但其实,当孩子习得了这些礼仪,拥有了相应的品格,学习一般都不成问题。

退一步讲,即便学习上没有达到期望值,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都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和喜欢。

再不济,他也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阳光的人。

这同样让孩子受益终生。

以上是关于礼仪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礼仪信息,第一时间了解礼仪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礼仪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10)
0% (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