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校 » 高校教育新闻 »

首都高校或外迁天津河北 促进教育协同发展

首都高校或外迁天津河北 促进教育协同发展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5-1-23 10:14

高校

教育考试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有消息称,首都的高校可能会外迁都爱天津河北,为了更好的促进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北京高校是否外迁,成了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关注的话题之一。高校外迁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建议破除“大锅饭”

有部分北京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北京高校在河北办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的做法,认为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等高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河北、天津。

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访谈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外迁规划服务人口疏解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昨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

“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河北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京津冀高教资源呈“X”形

民盟北京市委通过走访调查表明,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但相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进展较为缓慢,尚未有强大的合作与辐射效应。

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民盟北京市委发现,除了京津冀三地政府主体外,还包括其他14个部委主管部门,共计17个办学主体,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多元化,“各地的教育政策都明显透出或浓或淡的地方保护色彩,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梯度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

民盟北京市委还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呈“X”形分布,即以京津为一线,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为一线交叉分布。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首先表现为省(直辖市)间的分布不均衡,京津地区高校密集,京津冀北部和南部的边缘地带高校匮乏,其次表现为省(直辖市)内的分布不均衡,高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

此外,民盟北京市委认为,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渠道也不畅通。

北京高校外迁需三地间协调

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

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如若获知更多关于教育考试的资讯,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唯学网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