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正式更名为"在职研修课程班",申请硕士学位流程、要求保持不变。
关于未来,有两个类似的东西正在被激烈讨论,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人工智能,也就是AI。
机器人真的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机器人更多被传统制造业关注,比如美的就对海外的机器人企业进行了收购,而国内不少省份也都把发展机器人替代产业当作重点来搞,理由很简单,机器人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而我们又面临着所谓的人口红利的递减。AI则更多地被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大佬们所关注,刚刚在乌镇结束的物联网大会差点就开成了人工智能大会,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布局,以期待在未来获得最大的市场空间。
不管是替代体力劳动的机器人,还是替代脑力劳动的AI,这两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替代人的,所以,很自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机器人和AI在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会不会抢走了人的饭碗?
打一个比方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机器人和AI可以做大财富的蛋糕,但是普通的蓝领和白领们是否会在这个蛋糕变大的同时,在分蛋糕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更少?
其实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兴起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进程,替代劳动者收入的是公司和机器所有者的更高额利润。这些后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非将此转化为全球劳动力间的角力问题。
大家都知道生产一份财富,需要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但是在分享这份财富的时候,要按照各自的贡献来划定,如果今后更多的资本通过投资采购机器人或者AI来进行生产,自然就会出现“公司和机器的所有者获得更高额的利润”,而公司和机器的所有者,简单说就是资本的所有者。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者,有一位MIT的经济学教授就曾经论述过,“说明为什么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还有那么多人可以干的工作”,他提到了一个例子,就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很多金融机构大规模使用ATM机,当时也有恐慌说是银行员工要失业了,可是过了几十年,银行员工还增加了。
为什么呢?新技术被发明出来,解决了一些低端的需求,银行的员工不用再干那些无聊的工作,就可以开发出更高附加值的工作,比如说帮你理财,帮你做个性化金融服务,科技可以极大地补充供给,但同时也能更大地创造出新的需求,很多需求可能所有人还没有想到或者还没有出现。
到底是谁对?我的结论有两个,第一,机器人真的会抢走你的饭碗,当然也许不会让50%的人失业这么夸张。第二,规避风险的办法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当股东,投资机器人和AI。现在中国的科技、经济都发展的迅猛,各大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研修班,如果你真的对这些感兴趣的话,不妨可以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