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社会 » 社会教育新闻 »

年产400亿斤粮食,被称为北大仓的北大荒,为什么要退耕不种了?

年产400亿斤粮食,被称为北大仓的北大荒,为什么要退耕不种了?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22-9-26 11:35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刚刚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有关部门就推行了对北大荒实行退耕还荒的政策。而在此之前,北大荒被称为北大仓,是因为这里每年能够生产出400亿斤粮食,但为什么现在有关部门要退耕不种了?相信如今仍有很多人对这片土地拥有着深刻的回忆。

上个世纪这里成为了我国的粮仓,由于这里土质非常适宜种植粮食,所以这里出产的粮食品质非常好,不但颗粒饱满,而且异香扑鼻,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但是,如果人们现在来到这里,就会发现这里角已经大为改变。到处水草密布,树木繁盛,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样子。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如今的年轻一代,都不知道北大荒具体在哪里。具体指我国东北黑龙江嫩江流域,以及三江平原这一带的大片土地。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地方长期无人居住,再加上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所以当时没有人想到在这里种植粮食。而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满足需求,增加粮食的产量,所以,有关部门才决定开发这片土地。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这片土地的改造工程正式开启,当时参加改造工程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虽然这片土地被称之为北大荒,但是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荒凉,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比较完善的,而且由于之前没有遭遇过人为的破坏,水资源方面相当丰富。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北大荒的土地相当肥沃。经过了半个世纪,无数人的努力,北大荒的面貌终于大为改变,成为了后来人们口中所说的北大仓。

在这片土地之上,每一年可以出产粮食达到了400亿斤。在这批粮食当中,有玉米,稻米以及大豆。其中玉米的产量占全国的45%,稻米占25%,大豆占30%,正因为如此,在民间,有很多人说北大仓养活了中国1/3的人口。

从它的粮食产量来看,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但是如今为什么对我们如此重要的北大仓要面临退耕了。如果真的退耕,到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是不是要大幅下降,北大仓是不是又要成为北大荒了?

这几十年来,北大仓出产了大量的粮食,让许多老百姓实现了温饱,但是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都知道东北的黑土地是世界闻名的,而在东北,北大仓的土地又是最肥沃的。上世纪北大荒刚刚开垦的时候,当地的黑土地厚度平均能够达到一百多厘米,而现在经过了数十年的粮食种植之后,如今的黑土地平均厚度只剩下了一二十厘米。

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不再加以重视,让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将来这片黑土地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书本上去了解黑土地。另外,在东北地区这些年来,水土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这些年来,黑龙江流域损失的湿地面积已经达到了20%,因为这些湿地已经被人们把它改造成为了耕地。

而且我们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当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破坏了这些土地的生态平衡,所以现在的北大仓,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机勃勃。在人类开垦北大荒之前,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类达到了二百多种。北大荒水草茂密,各种野生动物出没,这里也是它们栖息的天堂。

但是人类进入这个区域之后,它们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数量急剧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超过了一半。可见我们为了粮食增产,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这样的破坏是很难逆转的。所以国家有关部门才决定对北大仓退耕。那么我们对北大荒进行退耕之后,北大仓会恢复成为北大荒吗?

另外我们没有了北大仓之后,粮食是否还够用?早在二〇二一年,北大荒的开垦行动早已停止。而且这些年来正在逐步放弃种植农作物,让北大仓恢复原来的样子。尤其是近几年,有关部门已经加快了退耕还林的速度,并在原来的土地上种植各种植物。

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如今的北大荒重新生机勃勃,这片土地上的野生动物也在逐渐增加,恢复到了原来的二百多种,水土流失的现象也已经慢慢得到遏制,土地的肥力同样也在恢复。

另外人们所担心的粮食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如今在不断发展,粮食的生产效率已经大大提高,甚至已经是以前的好几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没有了北大荒,我们依然能够生产出满足需求的粮食。

总的来说北大仓的退耕体现了有关部门对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视,我们要尽可能恢复它往日的面貌,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快乐祥和的家园。

内容来源于网络

以上是关于社会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社会信息,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唯学网社会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