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关媒体问询哪些方面的金融改革值得期待这一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稻葵称,新的经济改革时点预计在10月份出现。10月份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将主要讨论改革。改革议程目前正在讨论。预计将首先进行一些微改革。在微改革得到认可后,激发社会改革热情,从而引领大改革。
李稻葵先生认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可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公共财政改革。目前地方不良贷款增加,地方财政困难显现。在房地产调控加码的背景下,通过土地财政增加收入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在此情况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改革创造税收。创造税收的来源之一是征收房产税,通过征收房产税增加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来源,同时解决地方政府不良贷款问题。二是城镇化。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受限的结果是消费能力无法释放。这需要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投入,增加社会福利,为进城人员提供消费保障。三是金融领域改革。今年金融领域改革主要体现在利率浮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增加个人对外投资渠道。通过这些金融改革,可以健全汇率市场,减小人民币单向升值压力,另一方面,降低M2规模。
扩展阅读:
一、李稻葵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年)。2011年5月初,李稻葵发表文章指责“个税体制设计极其简陋,甚至‘弱智’,他建议实施平税制。此观点甫一发布,立即引发强烈反响。
二、M2,与M0、M1、M3一样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常是指M2,M2不包括准货币。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广义货币(M2)是一个金融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唯学相关推荐:
1、跨越16年,人民币业务终成香港金融界“宠儿”
2、严守风险底线将是2013年银监会首要任务
3、中国金融改革不能背离实体经济
4、跨境金融业务推动人民币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