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出大学生通过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买手机,贷款年化利率合计高达50%,虽然仅是个例,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个人消费金融市场的利润惊人。随着消费金融概念的普及,国内这部分个人消费信贷需求开始增长,而根据监管层的规定,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只能在试点地区用自有资金放贷,在试点以外地区都大多是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消费金融公司对其提供担保的模式进行。因此,目前包括捷信担保、维视担保等公司都与信托公司开展合作,通过信托资金来向客户提供贷款。
一位第三方理财公司的信托销售经理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有那么多客户,个别出现违约也是正常的。而按照3∶1的比例来算的话,只有当该信托计划损失了25%的本金时,才会影响到普通投资者的本金安全。”但是她也指出,,这类产品目前并未曝出过兑付问题,但实际上不履约的个案并不少见,信托公司和个人的诉讼纠纷也很常见,“但由于金额都比较小,对整个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消费金融市场仍有限,这种信托目前还是很难做大。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类信托产品仅有外部公司进行担保,且其资金投向非常零散的广大客户群体,投向相对不明,类似于资金池信托,也可能会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投资者在购买时需防范相关风险。
唯学相关推荐:
1、跨越16年,人民币业务终成香港金融界“宠儿”
2、严守风险底线将是2013年银监会首要任务
3、中国金融改革不能背离实体经济
4、跨境金融业务推动人民币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