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金融 » 金融教育新闻

中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失衡根源在于金融抑制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中国的房地产金融依托于中国的金融环境与经济环境,就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金融深化速度称不上快,中国依然是一个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与转轨中国家。也由此造成了中国房地产金融的结构失衡。所谓“金融抑制”是美国学者罗纳德•麦金农注意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为了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在既有发展经济学理论影响下,普遍通过利率管制和信贷配给人为扭曲资金价格,他将其称之为“金融抑制”,继而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主张放松政府部门对于金融体系的管制。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起步晚,程度低。如果按照雷蒙德•戈德史密斯提出的5项指标:货币化比率(M2/GDP)、金融相关率(全部金融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以及金融发展的规范化来衡量的话,中国仅仅是货币化比率畸高(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金融相关率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水平相当(但这一比率受资本化比率显著影响),其余3项与发达国家相比均有显著差距。

据央行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境内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中的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508亿元,两者合计占比仅为15.87%。这些数据直观显示了中国的银行资产占比畸高一直没有明显改观。也因为储蓄资金难以通过银行以外的合规渠道流入实体经济,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的另一重反映是始终存在规模庞大且活跃的民间融资。从上述种种不利影响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失衡根源在于金融抑制。


唯学相关推荐:
  货币量化宽松下的中国金融战略走向
  伦敦第三个金融商务中心将由中国地产商打造
  金融行业进入“营改增”仍需时日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