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监管部门下一步将把“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拓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作为工作目标,并继续推动配套政策和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增加供给、加强服务、防控风险、共筑合力四项举措,来更好地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针对增加供给这项举措,尚福林指出,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要想小微企业之所想、急小微企业之所急,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不断增加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满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在机构供给方面,鼓励银行机构增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引导网点向基层延伸、向薄弱区域和空白点延伸。增设服务县域经济与“三农”领域小微企业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供给方面,银行机构要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和资金计划,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持续增加信贷供给。在优惠政策供给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微信贷降低资本占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发行专项小微企业金融债、优先选择小微金融成效显著的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等。
针对加强服务这项举措,他表示,各级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做好监管引导、政策研究等工作,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以专业化、综合化、差异化为目标,提高与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特点相匹配的专属服务能力。在专业化服务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落实“六项机制”,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建设、管理和资源配置力度。 在综合化服务方面,商业银行要根据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由单纯提供融资服务转向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要根据小微企业产、供、销各环节上不同的金融需求,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在差异化服务方面,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开展差异化竞争,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谈到防控风险这项举措,他指出需要做好三项前瞻性工作。第一项,主动防范风险,科学把握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客观规律,将风险防范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第二项,及早化解风险,力争做到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早预警、早识别、早处置,对潜在的重点风险和苗头性、趋势性风险隐患,要提高敏锐性,重点加强监测和管理。第三项, 审慎科学开展创新。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务实推动,稳中求进,要统筹创新发展和合规风控,提升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针对共筑合力这项举措,他表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来不是银行业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的“协奏曲”。同时他表示希望在进一步推动形成小微企业金融发展合力上,能从多元化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共享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及有效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配套使用方式这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唯学相关推荐:
货币量化宽松下的中国金融战略走向
伦敦第三个金融商务中心将由中国地产商打造
金融行业进入“营改增”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