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金融 » 金融教育新闻

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呈现着低迷态势,与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脱节、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财政金融风险上升挤压了政策空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些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更是造成实体经济没能像普遍预期的那样企稳回升,特别是货币信贷的快速增加没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蓬勃发展,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金融体系膨胀速度远超实体经济。据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除央行之外的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为64.2万亿元,到2012年底,这一资产规模已扩张至133.7万亿元,增长了1.08倍,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41.0%。2008年底,我国M2与GDP之比为1.50,到2012年底,这一比率攀升至1.88的高位,升速显著快于金融危机之前。其次,尽管随着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增多,获得的信用规模也大幅增加,但总体上看,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相应提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下降。1978至2008年期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然而自2009年以来,这种相关性大为减弱,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并没有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鉴于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贷款对于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取资金的系统重要性显著下降,进一步考察社会融资总额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难看出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唯学相关推荐:
  货币量化宽松下的中国金融战略走向
  伦敦第三个金融商务中心将由中国地产商打造
  金融行业进入“营改增”仍需时日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