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政策密集出台,我国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有所改善。据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3.9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4万亿元。在有关政策鼓励下,当前各大银行加大信贷投放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输血”。而提升银行放贷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自下而上加快建设的企业信息与信用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各地积极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探索建设企业信息体系。
第二,各地尝试从金融机构角度出发破解信息体系难题。针对完善企业信息体系,不少省市希望让金融机构“够得着、用得上”。如山东邹平县为了有效解决县内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专门协调县内12家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地方金融机构,共同建立邹平县地方金融机构贷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金融风险防范。
第三,各地努力打造企业信用体系平台“升级版”。如在建设信息体系平台的基础上,浙江省相关部门今年计划出资帮助中小微企业进行更加被金融机构认可的征信评级,夯实企业贷款的基础。
如需获得更多金融类相关资讯,如小微金融、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文艺体育栏目金融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