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专家撰文称中国在全球货币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亟待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政策,因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贸然推动金融自由化,对于尚处于金融脆弱性阶段的中国而言将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溢价。该专家建议,货币当局需要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与金融稳定、金融安全之间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点。
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将在2014年初开始,而这将意味着全球货币金融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进入拐点阶段。该专家预计美联储第一次加息很可能出现在2015年第二季度,加息将成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此后,在首次加息后开始出售所持有的证券资产,预计这一过程需要3-5年,且将根据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实质性变化作出调整,这意味着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美国债券利率上升意味着全球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这势必改变全球资金的风险偏好,使包括新兴经济体股市、黄金等贵金属、金融资产、非美货币等在内广义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为此,美联储为流动性困境的来临已经做好充分准备,2013年10月31日,与欧洲、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央行达成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并将临时性协议转换成长期货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之内,美国将采取货币配给制,也就是在美元货币流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对全球不同区域进行结构性的分化。廉价美元的时代,正因为全球货币格局的分化以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而出现重大的转折。
全球货币金融环境以及资本流向的改变对中国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期过程中,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很可能将加大中国经济复苏进程、货币政策操作以及结构转型的压力。一方面,一旦掌握全球货币“总阀门”的美联储开始逐渐减少每月的证券购买计划后,势必导致中国“资金池”水位下降。另一方面,美国及全球真实利率的上升也势必大大抬高中国利率的整体水平,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的钱可能会变得更加昂贵。
综上所述,中国亟待重新审视金融自由化政策,特别是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节奏。如需获得更多金融类相关资讯,如小微金融、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文艺体育栏目金融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