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在“人民金融年会”上发言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就此给出了三点建议。他认为要想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加强金融消费的权益保护,首先必须进一步改革监管框架;二是要推动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三是进一步整合金融消费,保护金融教育,普惠金融政策,提升政策的影响力。
对于必须进一步改革监管框架,焦瑾璞认为,未来的监管要在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三方面进行。而只有把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维护促进金融稳定的一方面,未来的金融体系安全性会更好。
对于要推动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焦瑾璞建议,要大力发展电子支付服务,特别是通过支付机制的创新和通行技术的运用,打通各类交易账户,利用手机和移动POS终端等各种新交易渠道,并发展各类代理商,从而使大家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他同时提出,在手机使用普遍的国情下,未来的智能手机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应该是十分广阔的。
对于进一步整合金融消费,保护金融教育,普惠金融政策,提升政策的影响力,焦瑾璞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他认为应针对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采取有效的消费保护措施。在金融教育方面,他表示,应进一步加强金融教育战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金融教育应包括对金融创新,如无网点银行业务电子货币和汇款的知识普及,重视对金融能力和教育项目的评估,提高金融教育质量等。还要加强对金融行为的研究,分析不同政策工具的影响,并根据公众的需求、能力和偏好对不同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除此此外,还要加强金融安全网建设,在推进所有的金融发展的情况下,金融安全网能够在危机时期确保安全,快速资金转移和支付。特别是存款保险可以在市场失灵时提供流动性,并对小客户提供保护,能够更好地促进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扩展阅读: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联合国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国内最早引进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概念的是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原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为了开展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概念进行宣传。白澄宇提出用“普惠金融体系”作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的中文翻译。也有人提出用“包容”等名词,但经过考虑,觉得其他词汇不能表达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最后还是用“普惠”这个概念,就是要让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务。
如需获得更多金融类相关资讯,如小微金融、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金融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