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三封文件连续发布出来,从改进银行业金融,到整顿P2P,再到规范第三方支付业等一连串的金融新政策。
通知发布当天,央行表态2016年4月1日起,如果银行还不对网上转账免费,那央行就要向银行收费。银行不前进,央行就推着银行前进。随即70多家银行陆续宣布转账免费。同时,央行开始逐步放行远程开户,可以预见的是刷脸开户时代可能很快来临。传统银行如果不跟上创新,将面临大危机,银行80%的柜台员工将面临失业风险。利率市场化、取消存贷比、允许银行破产、开闸民营银行、取消转账手续费、放行远程开户,推进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国家正在鞭策银行前进。
2015年底,业内呼唤已久的P2P监管细则终于来了,P2P被全面纳入监管。这次没有涉及注册资金的门槛,但再次强调了P2P的资金必须交由银行存管。然而现在2612家的P2P机构中,只有近50家和银行涉及存管业务,剩下的2500多家还在“裸奔”,也就是说超过80%的平台面临危机。
银监会给了所有不符合规定的平台18个月过度时间,这18个月里,他们要忙着改名。P2P必须要带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不可自融、不许吸存、不可担保、不可承诺保本保息、不可拆期限、不准做代销、借款不能进股市、不许做众筹,而且坏账率和逾期率不准藏着,必须在网站显著位置进行实时披露。
2015年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网络支付结构从支付限额、交叉认证、转账对象、金融业务范围做出极其严格的限制规定。该管理办法于12月28日晚间正式发布,中国网络支付规范正式落地。
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是,个人支付账户被分为三类:一类账户仅需通过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就能开通,但仅限用于消费和转账,且累计付款限额1000元,以微信红包为例,对于抢红包是没有限制的,但如果你是一类账户,就只能总共累计发1000元的红包。如果还想继续发红包,就要绑定银行卡、手机号、身份证号等3个外部渠道升级为二类账户,此类账户就可以继续发红包,但一年不能超过10万。如果需要网购、理财,10万远不够,那就只有进一步升级为三类账户,通过5个以上外部渠道验证身份即可,此时年累计限额为20万,如果还不够,那就只能用网银支付和快捷支付了。不过这些规定自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不受限制。
之前说的单日余额支付限额为5000元,大家哭诉“连一部iphone都买不了”,但现在单日余额支付限额提高到1万元,如果还不够,别忘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这类来自B端渠道自身的借贷将不受影响。
以上是对2016年中国金融新政策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金融方面的信息请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金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