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国学 » 国学教育新闻

国学之汉学、宋学间的区别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包含的价值思想、人文理念,是古代中国人安身立命、修身平天下的依据。所谓汉学指的是研究与中国汉民族有关的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历史上的汉人研究经学注重名物、训诂,因而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其治学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征不信”。

国学有自我修复能力,每次大破坏之后都会启动大发展,活着吃力,却在用力地活着。秦代焚书坑儒后出现的汉学,就是文化复兴现象。近代以来,国学在西学冲击下衰落了,如今也在修复中,积攒着重新站立起来的后劲。西汉流传的许多经书是老儒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但秦火并没烧绝民间收藏,坊间不时地发现先秦经典。人们各持不同的底本经解,分化为古文派与今文派,逐步形成了两种国学建设思路。汉传《诗经》的齐、鲁、韩三家属于今文派,讲究“微言大义”,不墨守圣说,甚至曲解原文,借典说己,是宋学之前学。宋学的标志性人物当为程朱。泰山学派也属于这一文脉。他们重义理,习惯于“接着讲”,推动注疏之学转向义理之学,试图在阐发引申原义中,建立高明悠久的“无疆之学”,“大其心则可以体天下万物”,有吞吐天地、“六经注我”的鸿儒气概。

宋代的文治社会特征,促进了宋学的发展。赵匡胤原为后周部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得了柴氏孤儿寡母的天下。《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就是受到礼遇的前朝帝王后裔,但终归当了造反派。武夺天下的宋主深知有叛将而无叛州,大行抑武扬文国策,促进世俗教育,开科取士,使贫寒学子有了晋身之阶,门阀与释道的影响力萎缩。

汉学影响了后世严谨的学问家,推动了文献学、文字学的发展;宋学影响了后世活跃的思想家,推动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以《论语》为例,汉学以郑玄《论语注》为代表,宋学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

汉学重知识,宋学重思想,两者从国学的角度来看,汉学的知识色彩更浓,宋学的思想色彩更浓,前者自维性强,扎实而不开明,后者随意性强,开放而不稳定。晚清股肱重臣曾国藩是理学经世魁首,“崇宋学之道性,而以汉儒经义实之”,做得周全。


唯学相关推荐:
  首本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即将登陆北京四中
  山东滨城小学开展吟诵国学活动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