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国学 » 国学常识专题

国学常识:文史典籍名词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学习国学不论是对于小孩子还是对于成年人都很有益处。对于小孩子来说,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和智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升成年人的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找回心灵的宁静。在学习国学经典著作之前,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国学的基本常识,这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学著作。本文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国学文史典籍的名词称呼。

“四书”,是指国学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是指国学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国学著作属于儒家经典,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如需获得更多国学相关资讯,如国学资讯、国学人物、国学书苑等,敬请密切关注唯学网行业培训栏目国学培训频道,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