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下对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有( )。
A、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其他人不能主张其效力的消灭
B、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C、如果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则该行为视同有效的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D、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特征。
5、下列情形中,一般适用法定代理的有( )。
A、被代理人是身体有残疾的人
B、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的人
C、被代理人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D、被代理人是不能亲自处理自己事务的人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法定代理。法定代理一般适用于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情况。
6、张某接受甲鞋店的委托,代理甲鞋店到外地购买一批皮鞋。期间张某与某鞋厂勾结,购进一批劣质皮鞋给甲鞋店。对此行为,下列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 )。
A、张某的行为是代理权的滥用
B、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仅由张某承担民事责任
C、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仅由某鞋厂承担民事责任
D、给甲鞋店造成的损失,张某与某鞋厂负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代理权的滥用。本题中是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这是“滥用代理权”,选项A表述正确。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因此选项BC表述错误,选项D表述正确。
7、乙以甲公司的名义采取下列方式与他人订立的合同,法律效果归属于甲公司的有( )。
A、乙使用偷盗的甲公司合同专用章,与善意的丙公司订立的合同
B、乙使用伪造的甲公司合同专用章,与善意的丁公司订立的合同
C、乙使用甲公司交给的合同专用章,超越甲公司授权范围与善意的戊公司订立的合同
D、乙使用甲公司交给的合同专用章,在代理权终止后,与善意的庚公司订立的合同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选项C、D属于“表见代理”的范围,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而选项A、B由于甲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是被偷盗、伪造的,甲公司没有过错,因此不承担责任。
8、下列关于我国仲裁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B、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起诉
C、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
D、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为条件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制度。根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不可以再提起诉讼;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可以不开庭进行;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9、下列选项中,属于仲裁协议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仲裁事项
C、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选定的解决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应具有下列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10、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协议,属于无效的有( )。
A、甲、乙两公司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依法约定有仲裁条款,其后,该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
B、王某与李某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将他们之间的抚养合同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C、郑某与甲企业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确,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D、陈某在与高某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后,口头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订立。仲裁协议独立存在,所以选项A的仲裁协议有效;抚养纠纷不属于仲裁范围,所以选项B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所以选项C的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所以选项D的仲裁协议无效。
三、判断题
1、在我国,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的渊源。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2、在经济法主体中,调控主体与受控受体,以及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 )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调控主体与受控受体,以及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并非平等主体。
3、市场对策权是指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策权。( )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接受调控和规制主体的权利。市场对策权可分为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策权,及市场主体对调制行为的对策权两大类。
4、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和经济法主体的权利,都是必须依法行使且不可放弃的。( )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经济法主体的权利,是经济法主体中的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依经济法的规定而可以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其他主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这种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5、个体工商户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人,包括个体经营者。
6、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地在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内进行民事活动。(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7、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没有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8、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法律制度。
9、代理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终止。(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代理。委托代理终止的法定情形有:(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10、企业与税务机关就税收担保财产发生的纠纷,因为是属于财产权益的纠纷,因此是可以适用仲裁的。( )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仲裁的适用范围。只有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才可以适用仲裁,对于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则不能适用仲裁,企业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争议属于行政争议,不适用仲裁。
法律的概念就是晦涩难懂,权利义务是最常见的,但是经济法方面的内容还不是中级职称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唯学网小编希望大家循序渐进的去理解和掌握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内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