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教育新闻 »

企业管理提升的关键是“知行合一”

企业管理提升的关键是“知行合一”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2-19 11:12

企业管理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企业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企业对管理提升的需求比较急切,那么,怎么做才能提升管理水平呢?提升管理水平是一项欲速则不达的事情,对管理提升而言,问题既可能是知,也可能是行;而要解决问题达成提升,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则非知行合一不可。

一、管理提升问题的产生有三阶段

企业管理中问题的产生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问题发展至难题甚至痼疾:

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开始的阶段,这种方法直接见效,但是看似有效,实有后遗症,可能加剧并发症。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发展的阶段,管理者们囿于各自利益和格局,看问题不尽相同,表面相安无事,背后争吵不休,相互掣肘。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后来的阶段,人心散乱,不争先而争后,管理者们如同遁形,领导者则四处救火,最可怕的是领导者定力丧失,经营上战略犹豫摇摆错过机遇期,管理上陷入无为而治式的虚无主义。

二、破解管理难题达成提升,需“大运营”的工具和思想!

即以内控为基础梳理清楚公司运营现状,然后既可往上梳理战略规划、组织架构等顶层设计问题,也可往外梳理营销模式、市场管理等营销体系问题。在大运营的梳理优化中,对人和事、组织和文化,还有来自于外部的管控和约束,都会有所涉及,从而真正搞明白管理提升到底是个什么问题,才能分别对症下药。这是通过大运营收获“全知”。

那么为什么要围绕运营来展开、以运营为基础切入呢?有人会说,要先梳理战略,目标定了运营也就定了。也有人会说,要先搞营销,生存解决了再解决管理。或者说为什么是大运营而不是大战略或大营销呢?其实都没错。但是提出管理提升这类需求的公司,通常是还活得不错的,在一个大的行业中分得一杯羹,或者有独门的生存绝技,处于快速发展中的阶段,而所遇到的既不是目标也不是销售的问题,更多是内外部协同的效率和风险的问题。

三、“大运营”提升管理的关键是知行合一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企业经营管理的迷失终归要先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总是归结为他人不力或外部影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是由于内部存在弱点才会受到外部的影响,只有先找准了这个弱点才能更好看清楚外部的影响,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正气抵御外邪。

大运营对系统和瓶颈的贯通在于,既注重运营作为基础的系统保障作用,也会关注到顶层设计作为关键举措所起到的瓶颈突破效应。即首先是在系统的层面理解关键的瓶颈约束,然后是以夯实系统运作为基础并着力突破瓶颈。这是“知”的贯通和“行”的贯通,且“知行合一”;也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既精准抓出问题,又能勇猛对症下药。

四、知行合一的管理提升要经过四大阶段

中国人学到的管理都是四两拨千斤的机巧之术,却全然不顾其赖以生存和作用的西方文化环境。缺乏契约精神,又极端崇尚人治,在这样的大背景里,强推西方管理方式,这就好比一个人用手抓着自己的头发就想把自己拎起来一样不可能。这是很多管理提升失败的根源,流于形式或加速腐朽。

管理提升,唯有知行合一才能治标治本。从内控梳理而知,到管理者自我革命是行;以运营提升为治标,到发育组织文化为治本。因此须经过四大阶段:内控梳理、运营提升、管理者自我革命、发育组织文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管理提升的这四个阶段须砥砺琢磨,蓄势而行。

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器用的层面,尚可以借助外部辅导的力量;后两个阶段则主要是体道的层面,更多地要依赖企业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管理者自我革命,需要管理者舍小我成大我,理解和形成规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意识;发育组织文化,则需要领导者以身作则,践行规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准则,助推和重塑确切的管理预期和风格。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如若获知更多关于企业管理的资讯,请随时关注唯学网企业管理栏目,唯学网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