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软件工程师 » 大纲专题

软件工程师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想要顺利通过2013年下半年全国软件工程师考试吗?那么,考试大纲就是必不可少的复习指导资料。考试大纲会为考生们详细介绍有关考试的科目、笔记题型知识点的要求,以及参加考试的内容等,这是我们通关的必要保证。下面是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内容如下: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熟悉计算机系统以及各主要设备的性能,并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以及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

(3)理解数据库基本原理,熟悉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

(4)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熟悉相关设备的安装、配置与维护;

(5)熟悉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6)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过程与方法;

(7)掌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知识、工具与方法;

(8)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9)正确阅读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日常应用、相关资源、运营成本、安全等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并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能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对系统提出改进建议;能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并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能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代表用户和系统管理者对系统的分析设计提出评价意见,对运行测试和新旧系统的转换进行规划和实施;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安全、高效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考试日期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技术),考试日期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1.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补码、发码,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方法,精度与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的机内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机内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编码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二进制的运算方法

逻辑代数基本运算

1.4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本概念

2.计算机系统知识

2.1 计算机硬件知识

2.1.1 计算机系统组成和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常用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CSI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基础概念

2.1.2 存储

高速缓存、主存类型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存储介质特性及容量计算

2.2 计算机软件知识

2.2.1 操作系统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中断控制、进程、线程的基本概念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同步与互斥、分时、抢占、死锁)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页、虚存)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的结构和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共享和安全)

作业管理

汉字处理,人机界面

操作系统的配置

2.2.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基础知识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工作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调用的实现机制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2.3 系统配置和方法

2.3.1 系统配置技术

C/S系统、B/S系统、多层系统、分布式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和群集)

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处理和Web计算)

事务管理(并发控制、独占控制、故障恢复、回滚、前滚)

2.3.2 系统性能

性能指标和性能设计,性能计算、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2.3.3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指标与设计,可靠性计算与评估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人工智能、远程通信服务等基础知识

多媒体应用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知识

3.1 协议和传输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和通信协议)

ICP/IP协议基础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3.2 局域网和广域网

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

互联网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网络性能分析(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和性能评估

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要点

网络安全(加密解密、授权、防火墙、安全协议)

远程传输服务

3.3 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

3.4 网络管理与网络软件基础知识

网络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

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工具)

4.数据库基础知识

4.1 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4.2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集中式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4.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SQL的功能与特点

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

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

安全控制和授权

应用程序中的API、嵌入SQL

4.4 数据库的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数据库事务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并发控制

5.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知识

5.1 信息化、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发基本知识

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概念

信息系统结构与中间件数据

知识产权、信息系统、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发方法概念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5.2 系统分析设计基础知识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和工具

系统规格说明书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说明书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统一建模语言(UML)

5.3 系统实施基础知识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程序设计风格

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测试设计和管理

系统转换知识

5.4 系统运行管理知识

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运行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各类人员的职责

系统的成本管理、用户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

系统运行操作(系统控制操作、数据I/O管理、操作手册)

资源管理(硬件资源管理、软件资源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相关设备和设施管理、文档管理)

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步骤、监视、恢复过程、预防措施)

发布式系统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视工具、诊断工具)

系统运行管理的标准化

5.5 系统维护知识

系统维护的内容(软件维护、硬件维护、数据维护)

系统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系统维护方法(日常检查、定期检查、预防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

按合同维护

系统维护工具的特点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

系统维护的组织管理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