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系统评价基础知识
系统的技术评价(目标评价、功能评价、性能评价、运行方式评价)
系统成本的构成
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性能效益、节省成本效益)及其评价方式
6.信息安全知识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犯罪的防范,网络入侵手段及其防范
容灾
加密与解密机制,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安全管理措施
私有信息保护
可用性保障(备份与恢复、改用空间的线路和通信控制设备)
7.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机构)
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基础知识
8.专业英语
正确阅读并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信息系统管理(应用技术)
1.系统管理计划
1.1 确定系统管理要求
管级的系统管理要求(长期信息化战略、系统管理所要求的重要事项、用于管理的重要计算机资源)
用户作业级的系统管理要求(管理范围、管理策略、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计划、管理预算)
1.2 明确向用户提供的系统与服务、服务等级与责任范围
1.3 明确成本计算与服务计量办法
1.4 制订系统运行规章制度
1.5 制订长期与短期的系统管理计划
面向用户的系统管理计划(服务时间、可用性、提供的信息量、响应速度、培训、服务台、分布式现场支持)
建立系统管理组织与系统运行管理体制
面向运行的系统管理计划(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
2.系统管理
2.1 系统运行
各类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
运行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运行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消耗品管理、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存档与交付管理
系统运行管理报告
2.2 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管理及其管理方法
用户管理报告
2.3 操作管理
系统操作指南(系统运行体制、操作员工作范围、操作规章制度、系统运行操作手册)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管理、作业处理情况检查、作业处理结果检查)
作业运行的分析改进
操作员组的管理(划分工作职责、作业交付规则、提高操作质量)
2.4 计费管理
计费系统(成本核算与事后支付系统,应付费资源,计费系统的选择)
计费数据的收集、收集计费数据的工具
计费单位与计算方法
事后付费与事前付费的差别以及各种措施
2.5 成本管理
系统运行成本(初始成本项与运行成本项)
系统运行费预算和决算
系统运行成本的管理(预算与决算差别分析,降低成本的方法)
用户方成本
2.6 人员管理
职责系统
职工教育与培训
外包管理
2.7 分布式站点的管理
分布式系统常见的问题
分布式系统的运行管理
2.8 采用运行管理系统
系统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
运行支持系统、远程运行系统、自动运行系统、无人系统操作
分布式系统中运行管理系统的使用
2.9 系统管理标准
划分系统管理标准的范围,确定系统运行标准项目
运行操作过程标准、工作负载标准
对监视运行状态的管理
系统更新管理
2.9.2 分布式系统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2.9.3 标准的修订
3.资源管理
3.1 硬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硬件
硬件资源管理、硬件配置管理、硬件资源维护
3.2 软件管理
识别待管理的程序与文档
软件开发阶段的管理、软件运行阶段的管理、软件更新
程序库管理、软件包发行管理、文档管理
软件资源的合法使用与保护
3.3 数据管理
数据生命周期和数据资源管理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员、数据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企业级数据管理(数据标准化、数据字典、数据目录、信息系统目录)
数据库审计支持
3.4 网络资源管理
待管理项目的识别(通信线路、通信服务、网络设备、网络软件)
网络资源管理(登记管理的准备、资产管理、命名规则和标准)
配置管理(网络设备配置图与连接图、地址管理、更新管理)
网络资源维护
网络管理(网络运行监视、网络故障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
网络审计支持
3.5 相关设施和设备的管理
电源设备管理、空调设备管理、楼宇管理、应急设备管理、分布式现场的设备管理
4. 故障管理
4.1 故障监视
设置待监视项目、监视的内容和方法
4.2 故障的调查
收集故障信息、隔离故障、确定故障位置、调查故障原因
4.3 恢复处理
恢复作业的准备、恢复处理的形式
主机故障的恢复、数据库故障的恢复、网路故障的恢复、相关设备故障的恢复、作业非正常情况的恢复
故障处理及恢复涉及的有关人员
4.4 故障记录与防再现措施
故障的记录与报告、故障原因分析
评估与改进故障处理过程、审查类似设备与软件、处理故障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4.5 分布式系统的故障管理
分布式系统的故障问题、故障监视、故障分析、故障恢复
分布式系统中防止故障再现
5.安全管理
5.1 安全管理措施
5.1.1 安全管理措施的制订
安全策略、应急计划、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的项目(威胁的识别、待保护项目)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保险)
5.1.2 物理安全措施的执行(设备与相关措施的安全管理、防灾管理)
5.1.3 技术安全措施的执行(系统安全措施、数据安全性措施)
5.1.4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运行管理(信息中心出入管理、终端管理、信息管理)
防犯罪管理(篡改数据/程序、黑客、窃听、非法数据泄露)
5.1.5 信息系统安全有关的标准与法律法规
5.2 安全管理的实施
运行管理手册、用户手册、安全性检查清单
分析研究登陆数据、安全性审计支持
分布式系统现场的安全性
安全性强度测试
6. 性能管理
6.1 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价
6.1.1 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
性能评价项目与目的
评价标准
性能监视与评价方法
6.1.2 性能分析与评价
性能评价的时机,获取性能评价数据
性能下降原因分析,改进性能的建议
6.2 系统性能管理
6.2.1 系统性能评估
系统性能评估项目(电源、CPU处理速度、主存容量、Cache容量、磁盘容量、磁盘存取速度、通信线路速度)
当前系统负载、预计系统负载
6.2.2 系统性能改进
性能扩充的模拟(模拟工具、极限性能计算、增加选件)
改进系统的建议
系统用户培训
6.3 分布式系统的性能管理
分布式系统性能及其评价标准
分布式系统性能管理的因素(服务器与客户端
想要了解更多的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软件工程师考试相关资讯吗?想要得到更多软件工程师考试培训相关信息资料吗?来唯学网吧,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唯学网计算机培训栏目软件工程师考试培训频道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提供最新考试内容!敬请大家关注!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