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考 » 动态新闻

高考落榜生的八条出路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一次高考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父母应当基于孩子的意愿,帮助他们正确选择未来的出路,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尊重。这对此时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失利带来的自我否定及被他人否定的心理暗示。

一位17岁的高考生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离三本线还差几分的那一刻,“愣了”,接下来,“脑子一片空白”。接下来的几天,除了吃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句话不说。父母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让她哭起来。“分数有些小小的意外,我本来估计起码能上三本。”7月初,考生说,因为考试时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而北京市昌平区某高中学生小王考前预计能考到二本线,她报了好多二本学校,随便报了一个三本学校。6月23日中午,知道自己的分数“在二本线下20 分、三本线上20分”时,小王“完全傻了,不相信,打电话查了好几遍”,后来心里勉强接受了这个分数。“就不能想高考这件事,一想就会哭,哭得心脏疼。” 小王说。

小王的妈妈知道女儿的分数后反应很强烈,特别伤心,数落小王“输了,特别失望。”听到这些,小王的心情更差了。小王的爸爸安慰小王“没考好没关系,再读一年也行。”

“如果母亲安慰我,我心里也会特别难过。”小王颇为懂事地告诉我们,父母为自己操劳这么多年,把高考看得很重要,当成人生的转折点。妈妈特别要强,希望女儿争气。

北京考生孙俪6月23日中午打电话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时,感觉“天一下子就黑了,都完了”。按照孙俪平时的成绩,考一本学校不成问题,“一不小心,落到了一本线以外。”

“知道特别想去的北二外没进去时,真是挺难过的。”7月12日,孙俪坦言自己“到现在都没缓过来,这种压力没法排解”。其实,孙俪对上什么大学没有太多要求,“就是想上一个以自己最高的能力能上的大学。”“挺不甘心的,我接受不了,毕竟是二本学校。”孙俪摘下眼镜拭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用干其他事的方式忘掉高考失利这件事”的孙俪说,分数线出来之后,挺想逃避现实的,逃到动画里,逃避到一个可以更自由一点、可以更快乐一点,没有烦恼,没有歧视的地方。

高考落榜生的八条出路

学习一技之长同样可获更大发展

北京男孩梨花现在已是北京民族饭店的一名销售经理。2003年参加高考时,梨花看好旅游行业的发展,报考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

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三年时光,梨花不仅学习了完善的专业课程,还在学校的联系下到全国“两会”的代表驻地实习,参与接待工作。

毕业后,梨花由学校联系分配到长富宫饭店,在酒吧工作一年,负责调酒。2007年,他应聘到首旅集团旗下的民族饭店,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于是在当年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专升本的生活。201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完成本科的学习后,他在工作中主动申请从饭店的前台到销售部门工作,经过不断的历练,快速成长起来。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职业学校更有针对性,在实习、分配等方面选择面宽,选择上职业学校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快地融入社会。

而专科生小刘刚刚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观光农业专业,目前在星巴克工作。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她已开始担任值班经理,负责门店的正常营运。

2010年参加高考的小刘考了400多分,未到本科线。虽然分数不高,但也是小刘在高一、高二学习松懈,高三奋起直追后的收获,她淡然面对, “当时看到分数后我只是笑了一下,我知道自己肯定上定大专了。”后来“三本”院校补录,小刘本有机会,考虑到每年1万左右的学费,小刘不想给父母增添负担,放弃“三本”上了大专。

“高考固然重要,但不能左右人的一生,也不是人的唯一出路。与其为成绩不理想而伤心,还不如认真思考未来的方向,确定自己要走的路。”小刘说。

小刘对企业管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现在,她在工作之余已经开始学习企业管理相关课程,积极准备专升本的考试。她坚信自己在管理领域还有更美好的前景。

小刘的父亲也非常赞同女儿的选择,“女儿的高考成绩是她拼尽全力的结果,我们没有任何遗憾,毕竟一考不能定终身。拥有一技之长也可以拥有很不错的收入,大专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韦智敏看来,在现代社会,高级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很多行业紧缺的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已经越来越高。高考失利的学生学一技之长也可以让自己将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陈如平也认为职业教育不失为高考失利学生的一个选择。在德国,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具有完备的学历设计,从小学就按照孩子的职业志向开始分离。同样面临高考压力的美国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考上哈佛大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提供比较恰当的建议,学生会选择上州立大学或社区学院。

陈如平建议,我国也应加快制度设计,完善职业教育的学历设置,如设置更多的技术学位等,打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建立“立交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在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发展方向之间自由选择、互换,而不影响毕业之后的学历。这样可以吸引更多原本打算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自学成才也是路

现在担任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的嘉嘉,是全国知名的婚姻律师,而他并非科班出身。嘉嘉最初只是中专毕业,后来自学法律,通过司法考试,历尽波折进入律师界。

1990年初中毕业后嘉嘉考上了河南中原石油学校,学习采油工程。“当时上大学不是什么热门,父母想着让我上中专有个铁饭碗。”嘉嘉告诉我们。

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东东明县中原油田采油六厂采油二矿采油四队,做一名采油工。考虑到“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在自学工业经济管理的师傅的带动下,嘉嘉开始自学法律,1996年拿到大专文凭,1997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当地一家律所实习。

后来,嘉嘉响应单位下岗分流的号召,主动申请下岗,每个月仅有100多元的生活补贴。因当时律所属于事业单位,他未能如愿进入律所,参加了下岗再就业的打字培训,每分钟可以打180个字。他也曾到北京找工作,无功而返。

几个月后,律所改制,他的执著和努力被家乡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知悉,1998年初进了当地最好的律师事务所——河南濮阳飞鸿律师事务所实习。

嘉嘉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拖地、擦桌子、打扫办公室,主动帮其他律师在电脑上敲答辩状……他的勤奋和付出得到其他律师的认可,慢慢有了案源,第一年就收入十多万元。

在入行三年之后,他决定到大城市做一名技术型律师。在上海求职失利后,他回乡继续完成了本科教育。2003年,嘉嘉在上海找到一家不知名的律所落脚,起初做房产律师,但这一专业领域并不好做,他也没有坚持下去,之后选择做婚姻律师。

2004年元月,嘉嘉又跳槽到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在协力所,他不仅业务上突飞猛进,而且大开眼界。2006年9月,嘉嘉创办了上海沪家律师事务所,成为全国首家专业婚姻家庭所。

2009年,嘉嘉发现婚姻法与公司、证券法结合的企业家事业务前景特别广阔。嘉嘉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研究。他还凭借《婚姻、继承对上市公司股权影响》课题获得了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的资助。

回顾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今年37岁的嘉嘉说,学历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成功的路是千万条,不是只有一条道路,高考失利后可以上一般的高校、民办高校,甚至可以自学考试。机会永远是有的,但是一个人要自信、勤奋、努力,还要有头脑,讲究方法。

在敢峰看来,自学也是一条成才之路。文史方面的专业,自学成才完全可以。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如果家里有条件,不着急就业的高考失利学生可以自学,关键是要沉得下心,自己要努力。其实,文科专业大学毕业生未必有自学成才的学生成就大。

唯学网致力于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教育培训与互动学习平台,致力于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讯与院校教学服务,因此考生如若获知更多关于高考的资讯,请随时关注高考栏目,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发布相关的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