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成人高考 » 试题专题

成人高考政治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成人高考政治的第六章主要讲述的是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作用。考生在进行第六章的复习时,首先,要了解第六章的复习要点,有轻重的复习。第六章需要考生掌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过程,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为了帮助考生们复习本章,唯学网小编还整理了成人高考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各位考生查看了解。

本章练习

一、选择题

1.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

A.生产力B.劳动者

C.生产关系D.劳动工具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

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明()

A.上层建筑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经济基础一切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6.国家政权属于()

A.社会的经济基础B.社会的上层建筑

C.社会的生产方式D.统治阶级的意志

7.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

9.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A.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在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D.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地位

10.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政治斗争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D.文化斗争

1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

C.组织路线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互不相关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

13.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

A.相对稳定的因素

B.多变的、活跃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以生产力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因素

14.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1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规律,是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

B.它决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C.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规律

D.它决定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

1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

A.政治活动B.文化活动

C.艺术活动D.生产活动

17.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D.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18.坚持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就要坚持()

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观点

B.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观点

C.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的观点

D.群众运动都是天然合理的观点

19.群众观点的核心是()

A.相信人民群众B.向人民群众学习

C.依靠人民群众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创造的活动,因此人们可以()

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21.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2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23.“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

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2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

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

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

2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26.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

27.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在生产工具的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D.以生产工具为骨骼系统的生产力的性质和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

28.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是()

A.阶级斗争规律

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29.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认为()

A.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

B.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只有一个

C.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在领域中寻找

D.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0.杰出人物是()

A.重要历史事件的主要当事人、指挥者

B.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C.历史上重大革命运动的领导者

D.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作用和显著贡献的人物

二、辨析题

1.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惟一标准。

2.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

5.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

5.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2.试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现实意义。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